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東大小事

2023「牽源特展」暨旮亙樂器創新推廣阿美族的樂器故事

  • 日期:112-04-29
  •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科

2023「牽源特展」暨旮亙樂器創新推廣阿美族的樂器故事  

  新聞來源:觀光局東管處

AMIS旮亙樂團多年累積與器樂聲⾳的紀錄中,終於在今年推出以阿美族傳統器樂和母語歌謠的新作「牽源」,結合⾳樂和器樂的角度構想「牽源特展」阿美族的樂器故事,⾃112年4⽉29 ⽇至112年12⽉29⽇於交通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屬的阿美族民俗中⼼展出,現場除了展⽰阿美族傳統樂器,更提供⼀系列樂器製作教學與演奏體驗。今天(4⽉29⽇)午11時舉⾏開幕茶會,以傳統⽵砲祈福儀式為展出暖身,並由AMIS旮亙樂團現場演奏阿美族報喜⽤ 

的打擊樂器—⽵鐘Kakeng,歡迎民眾前往感受阿美族「⾳樂即⽣活」的⽣活態度。 成功鎮民代表會主席陳南蓀也到場力挺發表會,贊助一隻烤全豬與現場人員分享,展現阿美族群的熱情。 

  

阿美族的傳統樂器約有30餘種,是臺灣原住民中最豐富的⼀族。⾃1997年起,AMIS旮亙樂團花了近五年的時間進⾏部落訪查,根據耆⽼⼜述以及中央研究院的調查資料,試

圖重現失傳數⼗年的阿美族傳統⽵製樂器。現場展⽰簧樂器、管樂器、擊樂器、弦樂器等四⼤類阿美族傳統樂器,深入闡述各項樂器的製作⽅式與在族群⽂化中扮演的角⾊。特展邀請三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少多宜.篩 代團長(Sawtoy)、朱英碩(Davida)、曾建華(Sawmah)從器樂的演藝、  

⼯法、至⾳樂的啟發,從不同的角度來分享⽂化醞釀在⽣命裡的故事。  

  

同時特別邀請阿美族設計師— Amaya·Sayfik 推廣發表 Amis 旮亙樂器創新研發設計,透過申請中央原住民族委員會創新計畫,完成旮亙樂器研發設計,阿瑪亞從少多宜團長的⼜述中,了解有關於⽵鐘 kakeng 相關資料及故事,醞釀起了創新研發改造的動念,從設計過程將設計圖數位化,並應⽤ 3D 模擬預先克服製程技術及相關問題,並進⾏模型製作與打樣。  

Amaya 曾獲國內⾦點設計獎,及德國 IF 設計獎,未來希望繼續將原住民族、⽣活當中的傳統物品能透過他的設計及優化改良,後可廣為⼤眾使⽤、落實⽂化傳承認識⽂化內涵,這次計畫非常感謝中央原住民族委員會,對於本計畫的⽀持。  

  

展覽期間,除了讓民眾觀賞樂器製作的⼯藝之美,並規劃⼀系列的講座及體驗課程,包括阿美族的器樂與傳統⽂化講座、排笛、⿐笛、橫笛、喜樂笛、沙鈴、裂痕⿎、⼜簧琴、弓琴等,開放線上報名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