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探索臺東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臺東市

裝飾圖案:擁抱山海~臺東市
臺東市為縣轄市,清道光年間已聚村落,舊稱「寶桑庄」。
「寶桑」一詞源自阿美族語paposogan,意指「突丘那方位」,因臺東平原及附近,小丘分佈,故以「有小丘(posog)的地方」為其地名。清光緒元年 ( 1875 ) 始設卑南廳官衙,至光緒十四年 ( 1888 ) 升格為臺東直隸州。臺東之名乃沿用迄今。
臺東市依山傍海,大自然的風情展露無遺。境內匯集阿美、卑南、排灣原住民族群,以及閩南、客家、外省籍等移民,形成族群融合、兼容並蓄的獨特文化。

漫步鯉魚山,濯足東海岸,清秀可人的自然風光在臺東市隨處可得。不僅如此,臺東市區內還有淳樸的後山氣息、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以及充滿先民奮鬥遺跡的史前文化及最美麗的臺東機場。不是花個一天兩天、蹓一蹓、逛一逛,就能夠一窺其深邃悠遠的內涵。在這個讓人不時驚嘆的城鎮,敝開你的胸懷,放慢你的調子,你一定會察覺到心靈深處的呼喚:「我們來做臺東郎好嗎?」

海濱公園

住在大同路底的海濱公園,可以盡覽綿延無盡的海岸和青翠秀麗的山巒。單車步道穿梭於公園的大片綠地之中,假日或者黃昏時分,打槌球、騎單車、放風箏、遛狗散步的民眾,把公園點綴得生意盎然。

造型獨特的雕塑品、靜臥沈冥的靈岩巨石,風格強烈的露天咖啡座,不僅讓整個公園從平實見生動,也增添幾許藝術氣息。佇立在海邊綠茵上寶桑亭,是海濱公園登高觀海最棒的地點。經過寶桑亭再往下走,可朏一座小吊橋,名為綠水橋。吊橋接連公園與琵琶湖的入口處,是一處捕捉浮光掠影的好地方。
海濱公園
●寬闊湛藍的海景,是海濱公園最吸引人的畫面。

琵琶湖

從中山路直走到底,就可以到達臺東森林公園入口,琵琶湖即在公園裡面。琵琶湖禁止汽機車進入,但出口處有單車租借,可以騎單車遊湖,或在湖邊的枕木棧道散步。由地下湧泉所形成的湖泊,臺東當地人對此湖頗為熟悉,又因為隱藏在40公頃的麻黃黑森林濃蔭裡,頗為清幽,是散心或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琵琶湖
●隱身於木麻黃黑森林的琵琶湖,是散心的好去處。

鯉魚山

顧名思義,因低矮的山似臥鯉而得名,位於臺東市火車站後方,走博愛路過平交道不遠即達。是臺東市民平日休閒遊息的地方;由山頂可俯瞰臺東市區,是臺東最寬廣的休閒綠地。山腳下的鯉魚公園兼具綠地和廟宇功能,包括有龍鳳佛堂、忠烈祠和鯉魚山公園,連成一道鯉魚山風景線。
鯉魚山
●鯉魚山是臺東市民平日休閒遊息的地方,由山頂可俯瞰臺東市區。

小吃街和水果街

單車可以走大路也可以穿小巷,騎腳踏車逛臺東市區,是適合旅人的方式。臺東市區之美就這騎騎停停之間綻放,慢慢的欣賞才能感受到她楚楚動人之處。正氣路,臺東有名的小吃街和水果街都在這條路上。小吃街分布在福建路口至臺東商校附近,臭豆腐、鴨肉冬粉、圓仔冰、肉圓、春捲、刀削麵、肉羹、魯肉飯中式點心、廣東粥、特色冰品、鹽酥雞、各式滷味等應有盡有,還可以找到許多知名的老店。來在小吃街當中的,就是水果街了。這條街早先是推著三輪車沿街叫賣的攤販,後來慢慢地聚集成固定的水果攤,其後又逐漸形成一家又一家的水果店。想要吃到當令的特產水果,來這裡就對了。

富岡漁港

位於卑南溪出海口北端、距臺東市區約6公里的富岡漁港,原名加路蘭港或伽蘭港,是觀光客到臺東外海垂釣賞鯨及進出蘭嶼綠島的重要門戶。

結合觀光及產業功能的富岡漁港,設有一個觀光漁市,想感受富岡漁港的熱情活力,得要早起。凌晨出海作業的船隻,早上7、8點鐘陸續返航之後,漁會活動中心前、拍賣的吆喝聲便此起彼落,原本寧靜的漁港,頓時展現出十足的活力,各種奇特的深海及珊瑚魚類,準讓你驚嘆海洋的偉大。除了漁獲批發之外,漁港旁也有零售海鮮的小販,不少饕客在市場上挑選海鮮,再請店家烹煮。如果不想這麼麻煩,漁港兩旁經濟實惠的海產店,一樣可以品嚐「尚青」的鮮美海產。
富岡漁港

加路蘭(小野柳)

由富岡漁港再往北走1公里,便來到以地層翻轉著稱的「加路蘭」風景區。加路蘭係阿美族語,意為洗頭髮的地方。由於附近的小溪富含黏土礦物,洗髮之後自然潤溼亮麗而得名。

本地原為阿美族「加路蘭社」之袓靈聖地,附近的「猴子山」乃從阿美族語kawasan轉閩南語而來,意為祖靈之地,實因過去曾有阿美族勇士為護土而殉難於此。從地質景觀來看,這裡有完整的沈積構造和沈積變形構造,而且全部上下倒置,走訪全臺風景區無有如此特殊之處,而斷層景觀之豐富,也無出其右。其他如瀕臨滅絕的熱帶海濱植物、光彩奪目的潮間帶海洋生物,使其景觀更勝於野柳。歡迎你來仔細瞧瞧,保證你驚嘆大地鬼斧神工之奇妙,令人難以想像。
加路蘭(小野柳)
●小野柳的地質景觀有完整的沈積構造和沈積變形構造,而且全部上下倒置,為其特殊之處。

史前博物館 / 卑南文化公園

全國唯一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就在康樂火車站附近。

史前博物館起源於卑南遺址的發掘,館內分為臺灣自然史、史前史和南島民族文化展示廳。在臺灣自然史展示廳中,不但介紹了地球的演變、臺灣與大陸的關係,更陳列了距今2萬年前至1百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及還原的模型。史前史展示廳則詳細介紹了臺灣各地遺址的史前文物。南島民族展示廳則陳列了原住民的傳統文化。

卑南文化公園臺東火車站附近,以展示卑南址文物為主。山坡下,有一座木造的瞭望臺,在興建之初,曾發現3具石板棺,已照原樣複製於現場供遊客參觀。瞭望臺還可以飽覽臺東平原勝景,冥想先民篳路藍縷的奮鬥史,心中惱人的俗務,不知不覺已飛到九霄雲外。卑南文化公園是臺灣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公園內,除了有提供原住民歌舞表演的場地外,還有一大片廣闊的翠綠草皮,是臺東居民放風箏、親子遊樂的好去處。卑南文化公園入口的臺9線往北走,可以親臨全長2公里的綠色隧道,臺東特有茄苳樹林立兩旁。因年化十分久遠,老樹參天且樹齡都超過一甲子。馳騁在綠色隧道中,新鮮的空氣和沁涼的綠蔭,讓人頓覺神清氣爽。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成功鎮

裝飾圖案:多采多姿的海洋之都~成功
成功鎮由阿美族、西拉雅族及漢人的聚落組成。
阿美族最早於清初就已移居本地而形成聚落,原名「麻荖漏」,阿美族語:「東西在火上烤乾之意」。相傳早年阿美族聚落於1850年左右曾遭海嘯侵襲,草木皆枯死,極似被火烤乾,因有此名。
其後,漢人於成功方狀似「蟳管」之小海灣登岸移墾,閩人皆稱為「澳」,故得「蟳廣澳」之名,後轉為「成廣澳」,為漢人最早開發後山的據點。日治時期因修築漁港而改稱為「新港」,光復後,為紀念鄭成功開發臺灣之功績,且「成功」與「成廣」之音相近,遂定名「成功鎮」迄今。

成功鎮位於臺東縣忠方約50公里,西接海岸山脈,東濱太平洋,阿美族為成功鎮最主要之群族。擁有臺東最長的海岸線,且有黑潮經過,漁業資源極為豐富,是花東海岸最大的漁業中心,由於漁業的蓬勃發展,也使成功鎮成為臺東縣最大的鄉鎮。

除此,水產養殖分布於海岸附近,以九孔養殖為主,頗有可觀,龍蝦則尚在試驗階段。最近,成功漁港擴建完成,開啟了海上觀光的新紀元,尤以春夏賞鯨之旅令人嚮往。成功鎮海岸地形景觀千變萬化,隨處可見天然美景,令人目不暇給,它同時也是海釣最盛行的地方。

近年,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遷建於都歷南方的海階上,帶動了全鎮的觀光熱潮,由於旅遊設施規劃完善,配合海洋觀光資源得宜,加上多采多姿的阿美族文化,成功鎮已成為臺東以北最重要的觀光地區。

石雨傘

石雨傘位在成功鎮北方灼5公里,有一狹長的海岬伸入海中,因其上矗立著狀似雨傘或香菇的奇景而得名。傳聞石雨傘早先有許多個,因颱風的侵襲,目前僅剩下一個半。

石雨傘除了狀如雨傘的奇岩外,海蝕門、壺穴等海蝕景觀豐富,為難得的地質景觀。

在石雨傘小船澳內的沙灘上,你若稍加留意,便會發現遍佈黝黑的鐵砂,其間的小溪,也有成群的寄居蟹往來奔馳,都是大自然賦予的奇景。

位於石雨傘北方不遠處,尚有高達16公尺的石杰岩塊,前人因其外觀而稱之為「男人石」。東管處在石雨傘設有觀景亭,遊客可在此駐足觀賞奇景,聆聽海濤,誠一樂事。觀景亭旁新設有木棧道直達石雨傘,沿著木階行走,浪花不時地拍打著腳下岩礁,氣勢磅礡令人敬畏。石雨傘路邊停車場附近,尚有基督教最早傳入東部的紀念碑,也留下了文化交融的史蹟值得一敘。
石雨傘觀景台
●駐足觀景亭,可欣賞石雨傘的奇岩及海蝕景觀。
石雨傘
●石雨傘-大自然的 雄偉景觀。

三仙臺

三仙臺為一處離海岸80公尺的小島,由於島上有3座巨岩矗立,因民間賦予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等3位仙人駐足的傳說而聞名。

早年由於島上人跡罕至,而保留了豐富的熱帶海演及海岸植物,許多珍貴稀有的物種,只有在島上尚可一親芳澤,是東部僅存的瑰寶。海蝕溝、海蝕凹壁等海蝕地形亦充斥全域、蔚為大觀。火山噴發、板塊擠壓、地盤抬升所留下來的各種岩塊、構造及地貌,更是東部最重要的野外地質教室。登上連接三仙臺的八拱跨海步橋,可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及左右浪濤迴繞碰撞於橋下的壯觀場面。走過步橋,沿著步道繞行小島,才能飽覽天然奇景而不虛此行。

三仙臺設有遊客服務中心,設備齊全完善,可預約解說導覽。中心旁有各式小攤提供餐飲服務,亦有手工藝品店及海灘用品店可滿足遊客的需要。
三仙臺
●透過八拱跨海步橋,可以登上富有神話色彩的三仙臺。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

成功鎮三仙國小旁,有一座自然史教育館,館內陳列著許多花東海岸的各種貝類及礦石。這些貝類及礦石,是多年前由附近漁民所拾回,並交由當地一些熱愛海洋生態的老師保存。之後,經許多熱心人士的推動,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自然史教育館,這些珍貴的貝類及礦石,才得以和世人見面。

目前,教育館內除原有的收藏展出外,還積極收集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寶及礦石,使館藏更為豐富。想要了解東海岸蘊藏的珍貴海洋資源,經過成功鎮時,不妨進來參觀這個免費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教育館。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關山鎮

裝飾圖案:親山親水之鄉~關山
關山鎮原名「里龍」,源於原住民語指當地多紅蟲之故。
清領時期,最早入墾關山的是平埔族,其後阿美族也進入建社。漢人則於清光緒晚期移入開墾。民國四十二年,鎮民代表會決議改為「關山鎮」。居民除原住民外,大多數自臺灣西部遷徙而來,以農耕為主要產業。

關山鎮位於縱谷南段之北,距臺東市約50公里,東至海岸山脈稜線,西達中央山脈山麓,南、北與鹿野鄉、池上鄉為鄰,同為「通谷」地貌,地勢平坦,極適農業經營。1960年關山大圳完成,水利設施日趨完善,本鎮的農業發展才進入高峰,稻米成為最重要農產品。

關山鎮除關山米飄香全臺之外,尚有先民篳路藍縷開拓出來的秀麗農莊與田園,也留下了許多人文史蹟,紀錄了後山移民的艱苦歲月,這些都是發展觀光的珍貴資產。最近,環鎮自行車道與親水公園的闢建開放,遊客可以乘山風、越田野、濯荷塘、戲水鴨,重享兒時的甜美記憶。

關山環鎮自行車道

不知從何時開始,騎單車踏青已成為休閒旅遊的經典畫面。關山鎮為了讓遊客享受寧靜、舒適、安全的騎單車環境,規劃了全長12公里的環鎮自行車道,從此,遊客便可以享受自由自在專用車道。

車道從親水公園開始,沿紅石溪先行「親水段」,清澈的溪水淙淙而來,不時有水牛與牛背鷺嬉戲其間,好不悠閒!續行林蔭之間,徐徐涼風拂面、沁心透脾,令人不知有夏。忽過檳榔小徑,濃郁之幽香撲面而至,不免一陣抖擻、精神大振。赫然間,平疇綠野與縱橫阡陌飛奔眼底,春、夏、秋有金波翠浪吹送陣陣稻香,入冬之際,更見那油菜花嫩綠鮮黃展抱大地,駐足靜觀留影之嬌媚、如詩如畫,塵俗之慮,早在九霄雲外了。

行過好漢坡,轉入「親山段」,小亭居高臨下,關山鎮盡入眼簾,人車熙攘往來,正是小鎮欣欣向榮的寫照。漫步鄉間小路。關山鎮的單車步道,你不妨來試試!住在大同路底的海濱公園,可以盡覽綿延無盡的海岸和青翠秀麗的山巒。單車步道穿梭於公園的大片綠地之中,假日或者黃昏時分,打槌球、騎單車、放風箏、遛狗散步的民眾,把公園點綴得生意盎然。
關山環鎮自行車道

關山親水公園

「天很寬、草很廣、水很綠」,這是關山親水公園要送給每位到訪遊客的大自然洗禮。民國八十八年啟用的親水公園,佔地二十餘公頃,原為居民任意傾倒廢棄物的河川新生地,後經鎮公所規劃、向環保署爭取「空氣污染防治費基金」興建完成。

園內主要分為「動態園區」、「靜態園區」以及「蓮花池」等3個部份。動態園區包含遊客中心、戲水池、原住民節慶表演場,靜態園區有人工湖泊、賞鳥牆、賞鳥屋等生態體驗環境,蓮花池係吸納淨化處理之放流水遍植蓮花而成。在這個恬靜安詳、遠離塵囂的公園裡,有完整的步道和單車道,可讓人自由自在的徜徉於泉池草坡間戲水賞景。園區的人工湖泊,接引自然湧出的泉水,豐富的水棲生物,甚至引來小白鷺、花嘴鴨等野生鳥類悠遊其間,是最令人驚喜之處。園內有望樓與觀星臺兩個「好望角」,近可瀏覽親水區及生態公園的優美景緻,遠能擁抱青翠山巒的壯麗氣勢,是一處休閒育樂的好去處。
關山親水公園

關山米

池上米有名,關山米經常得獎,美名亦不遑多讓。關山米取新武呂溪來自中央山脈純淨的水源,加上設計優良的關山大圳、提供良好灌溉系統,使得關山鎮的稻米「得天獨厚」,已成為全臺稻米最優良的產區之一。

關山稻作主要以高雄139號、臺梗205號及臺梗4號為主,其中口感香Q的高雄139號,常被用來製作壽司;臺梗4號更因咀嚼時帶有一股特殊清香而聞名,兩種米若以不同比例混合,再搭配其他米種所產生變化,讓關山米的風味更為多元。

雖然關山鎮擁有一望無際的稻田,然而知其味的老饕太多,因此想要吃到正宗的關山米並不容易,全省農會可以試著買買看;要不然就得親自跑一趟關山,才能將粒粒飽滿的關山香米帶回家!
關山米
●稻米是關山鎮最重要的農產品,關山米口感香,經常在稻米評鑑中獲獎。

嘉武溪

電光里之嘉武溪,富含利吉層中的蛇綠岩塊,南、北溪會流附近,美景天成,是最自然的親水勝地,且有全臺唯一之鎳礦露頭。溯溪資源,則以嘉武南溪之自然及地質景觀,鮮為人知。在枯水期,沿途之原始峽谷為地質聖地,是知性與感性之旅的好去處。

電光橋附近卑南溪流域,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為冬候鳥群集之地,在橋上即可觀賞數十種野生鳥類,是天賜之觀光資源。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長濱鄉

裝飾圖案:深厚的觀光潛力~長濱
長濱原名「加走灣」,係由阿美族語pikakasawan轉音而來,為「瞭望所」、「守望臺」之意。
此地名由來,一說為清光緒十四年(1888),清軍討伐「奇密社」(今奇美村),阿美族與軍作戰,派人在此擔任哨兵而得。另一說為光緒間,噶瑪蘭族自花蓮移入,與當地阿美族發生衝突,阿美族為安全計,於此設瞭望臺派人巡邏守望而有此名。日治時期,鑑於本地有狹長平直的海濱,為推行其皇民化運動,於昭和十二年(1937)改其名為日本風格之「長濱」。光復後,沿日名設「長濱鄉」迄今。

長濱鄉北鄰花蓮縣豐濱鄉,南接成功鎮,西與花蓮縣玉里鎮及富里鄉接壤,東臨太平洋,全鄉受海岸山脈走向影響,呈狹長型。
長濱鄉位居臺東與花蓮中心點,原為阿美族之劫力範圍,日治時期其他各族漸漸移入,至今已成為各族混居的現象,但仍以阿美族為多數。

本鄉西倚海岸山脈,劫挺拔俊秀、高聳入雲。由於鄰近北迴歸線,氣候接近中北部,故降雨頗豐,小溪流甚多,因水源充沛,故農業經營以水稻為主。長濱鄉面海依山、風景秀麗,恬靜安詳的自然景觀隨處可得,且民風純樸、族群融洽,不僅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也是遠離塵囂、揮灑性靈的好去處。自從鄉內多處史前遺址被發掘出土以來,純樸的農村風光,頓時成為文?重鎮,國內外遊客、紛紛慕名前來一探究竟,展現了深厚的觀光潛力。

玉髓沙灘

從長濱國中附近南延的東部海岸,是撿拾玉石的發源地。3、40年前,這些玉石常被到海灘戲水的小孩撿來當球玩,部分玉石業者發現此一至寶,悄悄前來採集並運至城市加工販售。其後當地居民聞訊,才紛紛加入撿玉石、販售玉石的行列,玉髓沙灘的名號從此而震天價響。

玉髓沙灘尋寶是撿拾玉石入門的第一選擇,所有的玉石種類,這裡幾乎都撿得到,如白玉髓、菊花玉、年糕玉、紫玉、碧玉等。通常在冬天或是颱風過後石頭較多,運氣好時,令人憐愛的臺灣藍寶和總統石,說不定可以到手。沿海地區,有遊艇業者將撿玉石列入包裝行程,有與趣的民眾不妨一試。
玉髓沙灘
●來到玉髓沙灘不妨親身體驗撿玉石的樂趣。

八仙洞

為臺灣早發現遺址的地方,位於三間村峭壁上八仙洞,崖壁上散布著不同高度的海蝕洞,這些都是數萬年來,地盤快速上升的結果。遊客沿著木棧道可以找到靈岩洞、水濂洞、潮音洞、朝陽洞、崑崙洞等奇岩洞穴。其中,崑崙洞較高,潮音洞海水擊岩壁回聲最壯觀,靈巖洞則是最大的洞穴。

除了自然奇景外,八仙洞門口有一處長濱文化遺址的展示館,裡面展示的都是考古學家從潮音洞挖掘出來的石砍器、石片器、魚骨鉤、骨針等舊石器時代以及磨製石器、紅陶器等新石器時代的先民遺物。

展示館每天還有7場多媒體放映介紹長濱遺址,史前時代先民就是棲身在這些洞穴中。長濱文化是臺灣早被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民國七十七年被定為國家一級古蹟。八仙洞獨特的海蝕洞景觀,又具有史前文化遺址的雙重身分,已成為長濱鄉負盛名的遊憩點。
八仙洞
●八仙洞為「史前長濱文化」之遺址,目前已掘出之史前人類 文物計有石器、骨魚 器、獸魚骨等約四萬 多件,因而使得八仙 洞聞名國際。
八仙洞
●八仙洞旅遊服務中心內有長濱遺址的展示介紹。

加走灣遺址

加走灣遺址位於忠勇村。五十幾年前,村內有為數十分可觀的單石、石輪等遺物,民四十五年,經過考古學者石如璋、宋文薰兩人的多次調查發掘後,才真正確立了加走灣遺址為麒麟文化先民所留,引起地方和考古界的重視。過去村民不知這些史前石器是國寶級的文物,多拿來當建材;現在,當地有心人士則極力維護和保留這些造型特殊的珍貴石器。許多國內外教授、學者組團紛紛前往參觀研究,讓加走灣遺址村的名號不脛而走。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海端鄉

裝飾圖案:山中原鄉~海端
「海端」一詞係由布農族語haitotowan簡化而來,意指「三面被山圍繞、一面敝開」的虎口地形。
海端鄉境內幾乎全部為高山深谷,87﹪以上為布農族,由於過去交通極為不便,很難進入高山子民的家園、體驗雄偉的高山景觀與豪邁的山地生活。民國六十一年(1972),南部橫貫公路興建完成,才漸揭開這個群巒疊翠、幽壑蜿蜒的美麗面紗;當年布農族人一頁頁血淚交織而成的開拓史、奮鬥史、抗日史,也在耆老的口述與傳承之下,得以載諸史冊頌揚千秋。

海端鄉位於臺東縣西北方之中央山脈山區,面積佔全縣的28﹪,是臺東縣幅員最遼闊的鄉鎮。居民以布農族居多,以山田燒墾及狩獵為主要生活方式。

海端鄉崇山峻嶺、翠谷秀水的原始風貌獨步全縣,地殼變動所留下來的各種地質與地形景觀,也星羅棋佈、垂手可得。森林與溪流中的自然生態,珍貴稀有野生動、植物,更是本鄉豐厚的教育與觀光資源。近年來,布農族人率先「封溪」(新武呂溪),成立了族人自治的生態保護區,給「高身鏟頜魚」等國寶魚一個喘息的空間,樹立了良好模式,不但對環境生態的維護有極大的助益,也延續了子子孫孫享用不盡的觀光資源。

鬼斧神工的霧鹿峽谷

南橫公路在碧山至霧鹿一帶的景觀最為壯麗。深邃的峽谷拔地而起,柔弱的溪水,竟能一寸一寸的練洗堅硬的岩盤瀟灑而去,留下了急瀨、深潭和兩岸的飛崖?嶂,自然力的偉大,不得不令人心生敬畏。

拜斷層之賜,在碧山的對岸,有地熱循裂隙汨汨湧出,騰騰的玉液瓊漿、氤氳繚繞,就算是鐵石心腸,也要蝕骨銷魂在它溫暖的懷抱裡。

凡是來到霧鹿的訪客,都不會錯過連接古道的天龍吊橋,全長約一百公尺,橋面高懸在溪谷之上八十餘公尺,佇足臨空、迎風搖曳,壯著膽子走過這花東最長鐵索橋,才能以一個謙卑的心情,伏俯在宇宙萬物之中。
霧鹿峽谷
●霧鹿峽谷是南橫公路沿線最壯麗的景觀。
霧鹿峽谷
●全長約100公尺的天龍吊橋,是花東最長的鐵索橋。

利稻部落

位於南橫公路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利稻部落,是布農族人南遷最早建立的家園。在這個群山環繞河階上,紅瓦白牆的村舍,點綴在綠油油的田野之中,猶如一處與世無爭的仙境。村裡多數人以栽種高冷蔬菜或高山茶為主,由於鄉公所的輔導,近年來,這裡出產的茶葉品質備受肯定。部落裡有十幾戶平地人移入,三十幾年前,來自阿里山客家村的陳大姊,帶動部落醃漬高麗泡菜及自製花生糖等特產,打出了響亮的名聲。

漫步在部落的園圃中,青翠欲滴的高麗菜,揭示了自然純樸的永恆。然而,利稻村有很多東西是不賣的,但是你若小住一宿,看看村民的樂天知命與他們品一壺茶或小酌兩杯,雖然互不相識,卻有說不完的家常,聊不盡的樂事。靜夜星空、蛙鼓蟲鳴,這山中簡居的智慧,就全在你的行囊之中了。
利稻部落
●利稻部落。

埡口關山

埡口的大關山隧道口,是南橫公路的最高點,也是公路東、西端的分界。埡口附近經常是雲霧繚繞,天氣好的時候,可遍覽群山,巍峨高山,群峰連綿,視野相當遼闊。

埡口的雲霧每天都是變化萬千的。當你極目四望,正為眼前壯闊的山色所深深撼動時,霎那間天際又籠罩起一層雲霧,如墜入五里霧中。正是這樣的奇景,每每讓人流連忘返,並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來此靜心捕捉最佳的鏡頭。
埡口關山
●埡口關山。

八部合音

由於南橫公路完成較晚,霧鹿的部落文化卻因此而得以完整保存,若要尋訪布農族風情,霧鹿部落是絕對不可錯過的一站,像聞名國際的「八部合音」,就是以霧鹿部落布音團的籟,最為人所稱許。「八部合音」相傳是從激昂的瀑布及蜜蜂擺動翅膀的嗡嗡聲響,所發展出來的,在此也繼續傳頌著布農族人的原鄉風情。

霧鹿村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青山環抱、綠水環繞,在此居高臨下俯瞰霧鹿峽谷的壯麗景緻,尋幽探古,或是泡泡源自於新武呂溪的霧鹿溫泉,都是不錯的選擇。
八部合音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池上鄉

裝飾圖案:土沃水豐,貢米之鄉~池上
池上鄉最早稱為「新開園」,大坡池原名「大陂」,是本鄉載諸史冊最早的地名。
日治時代,東線鐵路的完工通車(1926),開啟本鄉新紀元,本鄉之發展漸向西移,並設治為「臺東廳關山郡池上庄」。光復後,改池上庄為池上鄉迄今。
池上鄉位於花東縱谷中部之南,距臺東市約60公里,有海岸山脈屏障於東,中央山脈雄峙於西,兩山脈之間廣達8千多公頃的新武呂溪沖積平原,就是池鄉親甜美的家園。

本鄉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雨量充沛,故居民生計以稻作為主。因氣候影響,使稻米顆粒較大、彈性較佳,品質口感均十分優越,曾經是進貢日本天皇的「貢米」,池上便當的遠近馳名,可說完全是池上米的功績。

大坡池不僅是本鄉、也是縱谷最特殊的自然景觀,池中水棲動植物生態十分豐富,尤以魚、蝦、蓮藕、菱角最為鄉民鍾愛。

花東縱谷為菲律賓海板塊與亞洲大陸東南緣擠壓碰撞之聚合帶,地殼變形強烈、抬升快速,因而大斷層林立,素為國際地質界所矚目。其中,尤以池上斷層每年2至3公分的潛移活動,使大坡至新開園一帶之建築物,發生緩慢位移、變形、破裂、拱升等現象而舉世聞名,國內外地質學者競相投入研究之行列,本鄉遂成為地球科學之野外教室,造訪之學者民眾絡繹不絕,堪稱一大特色。

油菜花

每到放寒假前田裡一畦畦稻田,成為一片片黃澄澄油菜花田,是大多數鄉下長大小孩的童年記憶。如今都市小孩到臺東縱谷區即可一圓賞油菜花的旅遊樂趣。

池上是臺東重要穀倉,其所生產的良質米幕後功臣之一,油菜花扮演著重要角色。每年十一月在秋收之後的休耕期,農夫便會栽種油菜當綠肥,四十幾天之後,油菜便會開出黃色花朵,這種做法既環保又美觀。除供觀賞外,油菜花葉、莖可供食用,種子還可搾油或當飼科,是實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

近年來池上舉辦菜花季活動,在臺9線上的農田舉辦相關活動,遊客可以在油菜花田間騎單車、搭稻草人,還可以品嚐油菜花佳餚,充滿田園野趣。
油菜花田

池上米

有「皇帝米」之稱池上米,可說是家喻戶曉、譽滿全臺。因好山好水無污染的環境及年平均溫略低生長期略長的氣候,孕育出優質的稻米,晶瑩剔透、粒粒飽滿,民國七十七年曾獲「金米獎」,品質為全臺灣最高等級,連日本人都非常喜愛。

近年來,池上鄉農會為了遏止仿冒歪風,結合鄉內數家大型碾米場共同成立「池上米共同品牌協會」,經由監督機制與簽約農家共同生產出上乘的白米,並統一以「多力米」的新品牌行銷市場,如果有機到池上來,米種選擇就更多樣了。黏性、彈性及甜度特佳且帶有光及透明感的月光米、顆粒肥大近乎圓形壽司米、自然養生的胚芽米以及飯包米、有機米、養生米等等,真是琳瑯滿目,入「金米之鄉」?不可空手而回喔!

池上飯包博物館

池上鄉有一座在池上飯包老店原址東邊臺4線上、成立的「池上飯包博物館」。博物館係由接手池上飯包原創老店之一的悟饕飯包和池上鄉公所共同經過兩年的籌建,於2002年六月才完成。博物館中介紹了池上飯包的發展史,展示著從昭和十五年、李阿嬤的第一個池上飯包和現在的菜色上有什麼變化,還完整的保存了早年做飯包傳統爐灶、農具等,供民眾參觀,具有懷古、文化保存及教育的功能,其追本溯源的精神,令人敬佩。
池上飯包博物館

萬安有機米

由大地有機農業在萬安社區種植推廣的有機米,是池上鄉堅持出好米的代表。原為50年歷史的建興米廠,為提高池上米品質及生產真正的有機米,成立大地有機農業。和萬安村稻作區農民幾經溝通,終於完成規劃一個讓農民回復早期農耕方式,完全不用化肥及農藥的「有機米」稻作區,成功的開發出「萬安有機米」,並屢獲稻米比賽首獎,而有池上冠軍米的美譽。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東河鄉

裝飾圖案:擁抱山河最佳起點~東河
依山傍海的東河鄉,有臺東桃花源的美譽
由海岸公路壯闊的海景到富東公路田園山林,東河鄉所擁有的觀光資源,是其化鎮所少見的。東河鄉與境內的馬武窟溪有深厚的淵源。阿美族最早稱馬武窟溪為marongaron,是「潮水和溪水會合」之意,清初道光年間,史籍以「馬武窟」的名字稱當地的聚落和溪流。日治時期,改名「大馬」。光復之後更名為「東河」。

由臺東市北上,過了郡界就進入了東河鄉,海洋的豪邁,不由得使人的胸襟大為開闊。沿途的玉波與青山,也溫柔的浮現在腦海裡,令人陶醉!

東河鄉沿海的觀光景點有的加母子灣、水往上流、都蘭、金樽。繼續北上有「金樽」陸連島傲視全臺,至東河橋又有馬武窟溪峽谷勝景奔來眼底,這些都不是三、五天就窺其梗概。沿馬武窟溪入泰源盆地,則登仙猿影、史前巨石、滄桑曲流、隆升河階、四時果香、山中精靈、林間舞姬、溪畔遊俠等等,無一不悅人耳目扣人心弦。東河鄉的觀光資源是集文化、地景、生態、水果等特色於一身,放眼全臺能出其右者,恐怕也不多。

頭目的達麓岸

都蘭山腳下是臺東阿美族主要的聚居地。為配合生態觀光旅遊年活動,東管處和都蘭阿美文化工作團合作,推出結合史前遺址、海岸潮間帶及部落特色巡禮的「頭目的達麓岸生態體驗營」

在臺11線公路水上流路段(152K)看到一面大紅旗子,上頭寫著「頭目的達麓岸」時,就知道已經來到了阿美族生態體驗營的主要場所。觸目所及大多是茅草屋頂的戶外建築,這就是阿美族人稱的「達麓岸」。結合生活、人文、藝術、創作的「頭目的達麓岸」生態營,可以體驗製作竹杯、小包、學習歌舞等阿美族生活技能,以及品嚐石板烤肉、頭目咖啡,事實上,一點咖啡成分也沒有,至於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膏藥,就等你親自來品嚐了!

半天的達麓岸體驗營之後,走訪附近的水往上流、都蘭林場、都蘭遺址、阿美族文館物等景點,也是充滿驚奇與樂趣的遊程。

水往上流

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水會往低處流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都蘭附近卻有一處「水往上流」的奇觀。原本一條毫不起眼的灌溉溝渠,卻因為水往上流而聲名大噪,經常有觀光客聚集觀看。

水真會往上流?其實不然,因為地形落差所產生的錯覺,讓人覺得水好像是往高處流。這樣的奇景可是全臺唯一的,值得你前往檢驗一下自己的視覺,印證一下科學原理
水往上流
●大大的「奇觀」二字,是水往上流的地標。

東河橋

由臺11線進入東23線的泰源幽谷之前,位於馬武窟溪出海口附近,有兩座造型互異的新、舊東河橋值得一書。

新東河橋為取代舊東河橋而建,艷紅的橋身呈π字型跨越馬武窟溪,給人以剛陽之美。建造於民國十九年的舊東河橋,本名「吉困橋」,它原是日工程師所設計的一座吊橋,當時是連結東河部落和泰源盆地及通往新港的唯一孔道,因颱風損毀而於民國四十二年重建。由於橋的兩岸岩性不同,北岸為堅硬的石灰岩構成,河道中有巨大的石灰岩體,南岸則是鬆軟的堆積層,因此,橋的北半段可設計為圓拱型、跨越河中及北岸的石灰岩,而南半段僅能設計成水架型,這樣掌握不同的地質條件造橋,不但運用了科學知識,也發揮了建築藝術,一時傳為美談。

最近舊東河橋因年事已高不堪負荷而禁止車輛通行,雖然交通運輸的任務已經解除,但優美的造型及周遭迷人的景色,所有休閒觀光功能是無可取代的。

橋下碧綠的溪水,散布著白色的帝王石,在峽谷中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橋上是最佳的觀景地點,既可以遠眺浩瀚的太平洋,又可以盡覽秀麗的泰源幽谷。傍晚時分,兩旁暈黃的燈光亮起之後,是舊東河橋最美的時刻。
東河橋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鹿野鄉

裝飾圖案:綠野平疇,高臺茶鄉~鹿野
鹿野鄉位於臺灣東部狹長谷盆地。
關於地名由來有一說法,乃因此處昔日為荒野之地,時有群鹿棲息其間,故稱「鹿野」。清朝末年,阿美族由屏東恆春方面遷來,逐漸形成部落,其後漢人也陸續移民聚居。日治初期,曾選定鹿野村(今龍田)和大原村(今瑞源)作為推行其「官營移民」政策的地點,以往日本居民從事蔗作,為日後鹿野鄉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大正七年(1918)在鹿野車站現址設「鹿野驛」,昭和十二年(1937),改隸關山郡鹿野庄。光復後,成立鹿野鄉公所以迄於今。

鹿野鄉位於臺東縱谷加拿典溪、鹿寮溪至鹿野溪之間的沖積扇,並向東延伸至海岸山脈稜線。鹿寮溪沖積扇是本鄉農業開發的大本營,滿清末代知州胡鐵花先生,曾譽為臺東第一大平原。

由於境內水源豐沛,天候、土壤均佳,政府將其開發為東部重要的產茶地,「福鹿茶」更是頗受好評。鄉公所近年戮力於觀光休閒農業之發展,在鹿野高臺以地利之便推廣飛行傘運動,並改善聯外道路、興建遊憩設施,帶動了觀光熱潮,使本鄉成為新興的觀光重鎮。如今休閒觀光茶園林立,紅甘蔗譽滿全臺,遊客可以親自體會田野之樂,在一片片茶山與蔗園之間,領略道地的鹿野風情。

鹿野高臺

鹿野高臺飛行傘基地位於鹿野鄉三角嶺高臺觀光茶區南方,海拔368公尺,落差150公尺,由於先天地理條件佳,氣流適中,為全省少數飛行傘運動場地之一。沿途景緻優美,是臺東境內最佳的飛行場所。每年夏、秋二季,全省各地飛行高手都會齊聚於此乘風翱遊,更是吸引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爭睹飛行傘遨遊天際。

此外,高臺飛行傘基地也是一處眺望景觀的最佳據點,景觀開闊、茶區聚落整齊羅列,十足恬靜安詳的鄉野風貌。近年來,鄉公所配合茶區聚落及地形與景觀資源,重新闢建交通動線、環區道路及停車場,並保留茶園以凸顥茶區聚落清新亮麗之氣氛,使濃郁的茶香,在溫雅優美的情境中,提升國人的文化氣息。

鹿野高臺也是體驗地殼變動、板塊碰撞、地盤上升最佳的展望點,在本地解說員的引導之下,近百萬年來、臺灣造山運動的點點滴滴,都將一一呈現在眼前。在感性與知性的結合之下,鹿野高臺已成為縱谷旅遊不可或缺的重要景點。
鹿野高臺
●鹿野高臺飛行傘基地為全省少數飛行傘運動場地之一。

武陵綠色隧道

武陵綠色隧道位於舊臺9線武陵段,入口在臺9線357K處附近。只要依循著往武陵監獄的指標,便會發現此段公路是密林成蔭、景色宜人的綠色隧道。在省道截彎取直之後,車輛減少,此一路段反而成為休閒漫步的好地方。

長達數公里的綠色隧道中,兩旁樟樹、木麻黃緊密相連,散發著山林間特有的芬多精及淡雅的香味,保持自然風味且極具生態意義的排水溝-草溝、土溝,也留住了臺灣往昔景觀道路之美。在此徜徉徘徊或乘騎自行車,悠遊於這條迷人的綠色公路,?對可以忘卻世俗的煩惱。
武陵綠色隧道

龍田村

日治時代(1915),日本人在此移住近千人設立移民村,村內的龍田國小,當初是只有日本小孩才能就讀高級學校,但後因資金不足,再加上瘧疾橫行,移民計畫失敗放棄;村內早年留下的學校、移民村遺蹟等,成為鄉土景點之一;走在龍田街上,枝葉茂盛的老樹,筆直寬大的道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悠閒從容的氣氛;而從高臺觀景亭鳥瞰村落,棋盤式的農村田園景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武陵綠色隧道

鹿鳴吊橋

傳說這兒以前由於野鹿非常的多,因此日本人把這地區稱為「鹿寮」之區,又因站橋上,可以聽到許多野鹿的叫聲,因此這座橋就叫做「鹿鳴橋」。橋下的溪谷,早期是戲水的好地方。後又建築了一條又寬又長的新橋,因此這座舊橋就成為了少數觀光客觀覽的橋樑。鹿鳴橋景色優美,初來者都會忍不住發出讚美之詞。
武陵綠色隧道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延平鄉

裝飾圖案:自然原始不農部落~延平
本鄉原為魯凱族的獵場,約在清嘉慶年間,原居於南投郡社和巒社的布農族,陸續進入新武呂溪的上遊建社,為延平鄉住民之先祖。
日治時期,布農族不服日人之治理衝突不斷,最後日本政府採取強硬政策,才接受日本政府之安排遷居下山。
昭和十六年(1941)發生「內本鹿事件」,布農族被強制遷住於今鸞山地區,成為後來屬於延平鄉管轄的由來。光復後,政府命為「延平」,是取祥和之意,鄉民以布農族人佔絕大多數。

延平鄉除了鸞山地區屬於海岸山脈的河階地之外,其餘為鹿寮溪與鹿野溪中游之央山脈東翼地帶,境內幾乎全部是高山峻谷,聚落只分布在下游之河階地上,至今仍以布農族佔?大多數,玉米、小米等旱地雜糧及梅、李、鳳梨、釋迦等水果栽培為最主要的經濟活動。

由於日本人的喜愛,曾在本鄉遍植楓樹而有「紅葉」的美名。民國五十七年,一個以竹棒、石頭起家的紅葉國小少棒隊,居然擊敗世界冠軍的日本隊而轟動全國,「紅葉少棒」抓起了臺灣青少年棒球運動的熱潮。

本鄉沿鹿野溪畔,處處溫泉遍佈,山地部落的自然純樸風味,給人安逸優閒與靜謐高遠的感受。溪澗旁天然的露天溫泉,更是群峰攬翠、野趣橫生的好地方。最近,縱管處正斥資改善週邊的交通與觀光設施,不久將成為縱谷南段的旅遊勝地。

布農部落屋

布農部落屋隸屬於布農文教基金會,為白光勝牧師一手創立。園區開放給原住民創作者展示各種現代鐵雕、木雕、石板藝術品。基金會並提供就業機會給部落青年,期望年輕一代能在此落地生根,因此園區處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原住民藝術創作。

走進人氣最旺的部落咖啡屋,周圍是最具創新風格的原住民雕刻藝術品,就連桌椅等傢俱也結合現代符號圖騰創造出嶄新的原住民藝術、半露天的咖啡座旁可眺望鹿鳴溪,視野由山麓疊翠而上,深山子民的呼喚與禮讚,就在你沈緬的胸懷中虔敬謳歌。若要留宿,中午以前可先訂好風味餐,享受食住百分百的布農風味。

品嚐完虹吸式咖啡壺煮出來的香濃咖啡後,還可與族人嚮導下到溪旁的蝴蝶谷,欣賞大自然的舞姬漫遊於青叢幽香之間。

「部落劇場」的八部合音及布農族對崇拜,是舉世無雙的文化瑰寶,在有如鴻鐘的嗡鳴之中,體驗謙遜、包容、寬厚、共融的胸襟,是人類走向最高文明的里程碑。
布農部落屋
●部落劇場的布農族歌舞演出,透過生動的方式讓人們認識布農文化。
布農打耳祭
●布農族打耳祭。

紅葉溫泉

與花蓮瑞穗鄉紅葉溫泉同名的臺東紅葉溫泉,位於延平鄉恬靜的鹿野溪峽谷河床上。紅葉溫泉因水量豐沛、泉水清澈、又有楓紅群擁而聞名。水質屬碳酸泉,溫度在45~63℃之間。吸引許多泡湯族不辭輾轉尋覓而來泡湯、戲水。有意前往者,可由臺9線鹿鳴橋旁轉進36縣道往紅葉村,經紅葉橋前行約200公尺即可抵達。或由鹿鳴橋南西行,經下里部落南下越紅葉橋即達。

紅葉溫泉親水公園

臺東紅葉溫泉親水公園,已經陸續完工的有賞景步道、露天浴池、木屋個人浴池、戲水池、山泉戲水道、涼亭、烤肉區等。設備猶如溫泉飯店一般精緻齊全,讓民眾可以在大自然中盡情享愛更優質的野溪溫泉。親水公園並在石柱砌上紅葉標誌,方便遊客辨認。
紅葉溫泉親水公園
●紅葉溫泉親水公園。

紅葉少棒紀念館

紅葉村本為山豬、溫泉、臺東蘇鐵的故鄉,但是當民國五十七年八月由布農族少年組成的少棒隊一舉擊敗日本和歌山少棒隊時,紅葉村就多了一項特產~紅葉少棒隊。尚年紅葉少棒隊員在資源極度貧乏之下,以石為球、木棍為棒,猶不畏風雨日日操練,其精神令人敬佩!中、老一輩的臺灣人,迄今回想起當年輝煌的戰果,仍覺振奮淚昂。他們的史蹟照片已陳列在紅葉國小旁的紀念館內。紅葉榮光雖遠,但沿著紅葉國小牆上新砌的原住民石板圖騰,走入鋪陳著紅土的棒球練習場,迎風漫步其間,這個延平鄉最深山的部落,無窮的魅力會襲捲你的心靈走向空冥的境界。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卑南鄉

南鄉境內多山地、丘陵,平原甚少。這裡原為卑南族游耕狩獵的天地,荷蘭人據臺時期,即已稱雄東部。
清代文獻亦有「卑南八社」的記載。本地地名源自卑南族語Puyuma,為「獲得貢物最高位階的尊稱」。日治時期卑南鄉屬臺東郡臺東街管轄,光復後,始由臺東鎮劃分創設鄉迄今。
知本溪流域的知本溫泉區,是臺東旅遊的主要景點,以享受泡湯及森林浴聞名,區內有數十家的溫泉旅館可供遊客選擇。而臺東縣境內唯一的「杉原海水浴場」,也讓人有最接近海洋的感覺,可提供氣完全的渡假休閒槳趣。

卑南位於臺東縣中西部,為花東縱谷平原的南端,東臨太平洋與臺東市,西倚中央山脈與延平鄉及屏東縣相接,南以知本溪毗連金峰鄉及太麻里鄉,北接東河鄉及鹿野鄉,均以天然山脈毗連為界。

卑南鄉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釋迦、茶葉、番石榴、木瓜等。近年來,則推廣經濟價值較高的荖葉、荖花、高接梨、紅龍果等農作物。鄉內農業研究機構很多,如初鹿牧場、賓朗種畜繁殖場、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斑鳩工作站等,堪稱東部農業研究重鎮。

知本美人湯

知本溫泉散佈於知本溪溪谷間,先民很早就已發現河床上有溫泉汨汨冒出,隨意掘坑就能使用。日治時代,曾在此設立公共浴室及溫泉旅館,成為臺東首屈一指的旅遊名勝。

知本溫泉屬弱鹼碳酸氫鈉泉,無色、無味、無臭,溪谷泉源處常可見煙霧繚繞,不但水量豐沛、泉質特佳,也是臺灣東部知名的風景區之一。

若再加上知本森林遊樂區青翠山林的芬多精,經常到此泡湯運動,必能讓人神清氣爽,青春永駐。目前知本溫泉區內,各式各樣的溫泉旅館櫛比林次,有的以強調SPA永療為號召,有具露天三溫暖功能,也有以日式風格著稱,泡湯時可多加選擇。
知本美人湯
●知本是臺東的溫泉重鎮,假日攜家帶眷來卑南泡溫泉是一大享受。

知本森林遊樂區

位於知本溪中游的知本森林遊樂區,入口處有朱紅色鐵橋橫跨溪谷,出口則為輕盈婀娜的觀林吊橋懸垂兩岸。蒼翠的森林和潺湲的溪水,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進入森林遊樂區內,林木鬱鬱蔥蔥,板根、支柱根、氣生根、幹生花、木質藤本、附生植物等特色,展現出十足熱帶雨林的風采;許多盤根錯節的老樹,更訴說著當年生態繁茂的盛況,千根榕便是一例。還有鳥榕纏繞茄苳的奇觀,不明就裡的冠以「夫妻樹」的美名,學者卻指出是植物?殺作用的演替現象,真是一本讀不完的植物天書。

在這優遊的森林國度裡,尚孕育著無數的魚類、鳥類、蠂類、昆蟲、兩棲爬蟲和其他數不完的野生動物,不啻是大自然的天堂。區內設有林蔭步道及解說牌,是漫步、享受森林浴和認識自然生態的好地方。此外,園區另闢有露營區、烤肉區,供遊客從事戶外體驗及野餐等活動。

知本山莊外的花園,是森林遊樂區裡的人工景緻,小池裡魚兒悠游,花木間蝴蠂飛舞,春秀、夏豔、秋香、冬紅、園區精心培育花卉,四季各擅勝場。

蝴蠂蘭花期過後,逐漸進入賞鳥和賞蠂的季節。區內的鳥種極多,翡翠、朱鸝、紅嘴黑鵯、河烏、小彎嘴畫眉、樹鵲、臺灣藍鵲、五色鳥等都極常見。蝴蠂也是園區嬌客,尤以鳳蠂科、蛺蠂科、粉蠂科最多,不時的穿梭於林木之間,儼然童話世界中的美妙精靈。來到森林遊樂區,就像是回到大自然的故鄉,在忙碌的工商社會裡,難道你不覺得這裡才是充電的好地方?森林遊樂區永遠等著你。
知本森林遊樂區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金鋒鄉

裝飾圖案:深谷幽壑,野溪溫泉~金鋒
金峰鄉為內陸鄉,其前身為金崙鄉,光復初期鄉治原設於金崙。
後依政策改為山地鄉,並更名金山鄉,遷鄉治於嘉蘭村,但與臺北金山鄉同名,乃再易名為金峰鄉。
全鄉多為高山峻嶺、深谷幽壑,境內野溪溫泉特別多,尤以「比魯溫泉」最令人嚮往,吳念真的一支啤酒廣告讓她名遠播。秋天一到,大地開始翻紅,是賞楓的佳季節。這裡還有不讓楓紅專美「洛神花田」,賞花之餘還可以享受精緻的特產~洛神花茶與蜜餞。

金峰鄉位於太麻里溪與金崙溪的中、上游,80﹪以上為原居於屏東縣泰武、來義、春日等鄉之排灣族,十七世紀中葉往中央山脈東移,其文也漸受新環境的影響而自成一格,被稱為「東排灣群」。

全鄉境內為中央山脈的大武山系群峰,山劫陡峻、嶙峋崢嶸,故人煙罕至而成為野生動物天堂。近年來,太麻里溪流域部落創辦「瑪莎魯之旅」,結合特有環境與排灣族文化,訓練部落人士擔任嚮導、解說員,嘗試由部落主導深度旅遊,為金峰鄉一大特色。

金峰鄉的溫泉地熱是最大的觀光旅遊資產,沿太麻里溪、金崙溪分布極廣,名氣較大的有比魯、都飛魯、近黃等處,因溪流阻隔、交通困難,每年僅冬枯水期才得以一親芳澤。但是溪谷不利行車,最佳的途徑是與部落取得連繫。單獨行動必受檢查哨管制,難以成行。

嘉蘭村洛神花祭

群山環繞金峰鄉,遍植於山坡的洛神花於每年十至十一月開始陸續放。洛神花名字係由英文“Roselle”音譯而得。我們所熟悉的洛神花,並非其花瓣而是其花萼。洛神花屬錦葵科,花瓣狀似白色芙蓉,十分淡雅。花謝之後,花萼及其內之子房逐漸長大,像紅寶石般滿布枝頭,艷麗而脫俗。

花謝後一個半月即可採收萼果。鄉公所每年舉辦「洛神花祭」,為了讓遊客能觀賞到最美麗洛神花田,分別規劃嘉蘭社區入口及石堆農場兩個地點為賞花區,想要實地體驗採花樂趣人,則可分別在多利溪旁、奇蘭山莊及新富社區三個地點,和農民們一起進入花田採收洛神花,感受南大武山下的田園之樂。

遊客同時亦可以學習如何將取下後的鮮美花萼,製作成酸甜可口的洛神蜜餞,帶回家好好品嚐。

同一時間,嘉蘭村周遭山林,亦佈滿了金黃轉粉紅色臺灣欒樹花朵;這個時候也正是金峰鄉每年最值得前來遊玩的季節。
嘉蘭村洛神花祭
●鮮紅的洛神花是金峰鄉最重要的農產。

比魯溫泉

比魯溫泉隸屬於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為臺灣最秀麗之瀑布溫泉。近年來吉普車溯溪探秘之舉十分流行,比魯溫泉之神秘色彩逐漸被揭露。

不過,要到此人間秘境仍非易事,若苶入山許可,斷難成行、且全程有十多公里的河床便道,只有在枯水期可以行走;不時的涉水過溪為最大的挑戰。但沿途風景壯麗,自然原始的風貌一覽無遺,還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動物,路程雖然辛苦,卻絕對值得。

比魯溫泉為碳酸泉,溫度高達70℃,天然的湧泉瀑布是最大的特色,全域包括溫泉大瀑布、牛奶瀑布、溯瀑水道及溪邊數個溫泉池。尤其是富含碳酸鈣再結晶的牛奶瀑布,許多來此淋瀑過的人均懷念不已。
知本森林遊樂區
●比魯溫泉,為臺灣最秀麗之瀑布溫泉,隨著野溪溫泉的流行,比魯溫泉逐漸為人所知。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太麻里鄉

裝飾圖案:曙光照耀,美麗海灣~太麻里
「太麻里」在清代文獻中稱為「兆貓裡」、「朝貓籬」、「大貓狸」、「大麻里」等。
日治初期始稱「太麻里」至今,原住民稱讚為「太陽照耀的肥沃之地」。太麻里鄉住於知本溪至大竹高溪之間的沿海沖積扇上、其中以太麻里溪出海口的三角洲最大。住太麻里沿途,都有美麗海灣相伴,千禧曙光、金針花海、金崙溫泉釋迦王國、排灣族文化……,這些特色使太麻里四季皆美。全鄉自然資源豐富,居民生活以農漁業為主。近年來,在鄉民的努力之下,休閒農業觀光蓬勃發展。

太麻里鄉位於臺東縣東南沿海,北以知本溪與卑南鄉為鄰,南以大竹高溪和大武鄉為界,東濱太平洋,西依中央山脈,金峰、達仁兩鄉毗連,呈南北狹長之分布;除沿海平原外,大多為山地。

太麻里是臺東往南的首要農村聚落,經濟作物有金針、釋迦、生薑、鳳梨、洛神花、高山茶、火龍果、荔枝、枇杷、荖葉、荖花、波羅蜜等,由於土質良好、陽光充足,釋迦、金針、太峰高山茶享有盛名。尤其是釋迦果實特別碩大香甜,產期又早,幾乎已成太麻里的代名詞,為果農帶來了不少財富。

黑潮的經過,也使太麻里成為重要的漁場,沙灘上釣客絡繹不絕。三和村外海設有鰹仔罾(定置漁場),每日兩次的收網捕魚,已成為後山特殊的漁業文化。

媲美「夏威夷海灘」的太麻里海灘,沙灘綿延數里、椰林樹影搖曳。千禧年曾經吸引千萬人潮湧進,在此共同迎接?太平洋緩緩升起的第一道曙光。金崙溫泉的天然野趣,金針山的四時花卉,也帶動了觀光熱潮。這個金光耀眼「日昇之鄉」,正如旭日東升一般開始展現其無比的魅力,吸引遊客不斷的擁抱她。
千禧曙光
●媲美「夏威夷」海灘的太麻里海灘,因千禧曙光一夕成名。

拉勞蘭,獵人的故鄉

排灣族的童話故事《飛鼠.山豬.撒可努》一書的作者亞榮隆.撒可努說:「我的父親是拉勞蘭(香蘭村部落)的最後一位獵人,他擁有祖先留下的雙手,善於奔走的雙腳,以及與山共存共榮的智慧。小時候,最喜歡看他帶番刀的樣子。那時候,我不斷的告訴自己,希望有一天能與他一樣的英勇。」

那一夜,我們來到偏僻的香蘭部落,在他親手搭建的排灣族傳統會所裡,他述說了許多精采的故事。也一邊喝著『奇妙』的酒,一邊向我們詮釋『酒是生命,醉是靈魂』深義。

酒在原住民的社會裡,是一種『能喝』的語言,它代表整個部落的驅動和延續,並且豐富了神聖的祭典,也讓更多的男男女女結合在一起。他的夢想是如何讓部落更美麗,屋裡不時裊繞著『祖靈的煙』,使那冕的氣氛很排灣。登上樓臺遙望穹蒼,閃爍的星空也閃爍著他純樸的心靈。

當春天來臨,撒可努的「獵人學校」隨即開始,不論是老師或學生,都可找到最舒服的方式上課。沒有課桌椅、電扇、窗子自然教室裡,依然可以教孩子們關於土地、自然與人的關係,學習排灣族文化之美,認識記號、靈島和獵場,甚至野外取火、求生的技巧等等。在大自然教室裡,更能掌握生命的意義與哲理,他不斷以部落的思維,鼓勵年輕人回鄉傳承獵人文化。
拉勞蘭
●撒可努。

金針山

金針花原名「萱草」,屬百合科,不但花型美麗、花色耀眼而極適於觀賞,又因一日即謝而有「一日美人」(Day Lily)之稱。民國五十年代初期由農民引進,沿佳崙產業道路種植,金針山之名遂不脛而走。

金針山的金針花分布於海拔600至1400公尺,栽培面積約800公頃,鋪設完善的產業道路可直達山頂,在此不僅可遊覽全山風貌,還可眺望沿海風光。每年八至十月是金針花盛產季節,順著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放眼望去,黃澄澄的花海隨風搖曳,正是最動人的秋色。天氣晴朗時,藍天綠地襯托著金針遍野,更吸引著人們前來攝取珍貴的鏡頭,留下溫馨的回憶。

十一月的金針山褪去金黃色的外衣,換上潔白無瑕的甜根子草,整片白芒隨風搖曳,飄送著濃濃的深秋。入冬之後,相繼而來的梅花、李花、杏花、桃花也爭妍鬥艷、各領風騷。初春的櫻花、杜鵑,更驅走嚴寒溫暖人心。四、五月臺灣百合盛開,喚醒了排灣族一系列對大地及神明的敬禮,使整座山頭美不勝收。這裡也發展了許多的休閒農場,踏青賞花之餘,不妨來杯咖啡,一邊欣賞太麻里綿延的山海景緻。
金針山
●滿山遍野.黃澄澄的金針花,是金針山最美的景緻。

金崙溫泉

位於金崙溪畔的金崙溫泉,泉質屬弱鹼性碳酸泉,略帶硫磺味。由於溫泉的水脈蘊藏豐富,在溪畔隨意一挖,就可享受天然的泡湯之樂。因此便留下了一些泡湯客雙手打造的溫泉池,後人到此可直接享受山野粗獷的露天泡澡樂趣。

若是喜愛室內清靜冥想的氣氛,金崙溪附近也有溫泉旅社,可達成你的心願。
金崙溫泉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大武鄉

裝飾圖案:曙光照耀,美麗海灣~太麻里
大武原稱巴塱衛,為「拿棒子打」之意。
早年排灣族自中央山脈東移庢巴塱衛溪口(今大武溪)附近時,為避開無法利用之沼澤濕地,需用棒子打地以鑑別之,因稱此地為「巴塱衛」。
大正九年(1920),在臺東廳下改設大武支廳、大武區;昭和十二年(1937),日政府為推行其皇民化,更改建制設臺東、關山、新港3郡,本鄉屬臺東郡下之大武庄,包括現今之大武及達仁兩鄉。
光復後,政府將原大武庄山區部份劃出為達仁鄉,平地部份為大武鄉,鄉治初設大武村,後為配合漁港之開發而遷至尚武村。
位於東部與西部交通孔道南迥線上大武鄉,有著濃厚的小鎮風情,聚落建築及風土民情,尚保有臺灣二、三十年前色彩。居民大多從事農、漁業,農產品以玉荷包荔枝最有名,其產期不但比其他地區早,且肉質甜美鮮嫩,廣遊客喜愛,值得推廣。

漁業方面,大武外海有全世界少見之湧升流,含豐富之營養鹽,因而有大量的深海魚類在此洄游棲息,政府多年來極欲在此興建漁港以發展漁業,但因漂沙嚴重,至今未完成。

本鄉雖無響亮之名勝或古蹟吸引觀光客,但樸實寧靜的原野聚落,置身其中會禁不住真情流露,遨遊山林,不為物役、天人契合的逍遙境界,才是至高的心靈觀光。
鮮美的油帶魚
●大武外海的湧升流帶來了大量的深海魚類。

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臺東縣向來有「臺灣後花園」之稱,大武國家森林步道即位在後花園南端的大武鄉境內。步道的起點在林務局大武工作站旁,屬於環狀道路,全長約1.3公里。整條步道由舊枕木鋪成,散發出淡淡的沈木香。由於這裡離村落近,海拔不高,景觀臺上更可以眺望大武溪口、太平洋、佳洛水海岸、臺東市區、南迴公路;天氣晴朗時,綠島和蘭嶼也都清可見,是一個甚受村民喜愛的地方。

本地屬於低海拔的闊葉林生態系,沿途設置有植物解說牌介紹植物特色,還不時可見飛鳥及蝴蠂、昆蟲、蜘蛛和爬蟲的蹤跡,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公園。這條小而美的步道,走起來並不會消耗太多體力,路旁樸質雅緻的石桌和座椅,不但疲倦時可供歇息,還可以在此沉思冥想,讓大自然洗滌心靈上的塵囂。

蝴蠂蘭的故鄉

大武鄉為臺灣原生種蝴蠂蘭的產地,生長在海拔800~1500公尺的陰涼處樹幹上,屬單莖性著生蘭類,鮮少分株,因花形狀似蝴蠂而得名。

臺灣原生蝴蠂蘭花姿優美,花色多變化,淡雅秀麗,因此被稱為「蘭中之后」。初冬的低溫可促使花芽分化,春季三至五月為主要的花期。早期村民亦有靠採蘭花維生者,需要花1、2天的時間才可以走進原始森林內,過程非常艱辛。後因蘭花大量人工繁殖,採蘭這一行才逐漸沒落。
拉勞蘭
●臺灣原生蝴蠂蘭花姿優美,花色多變化,淡雅秀麗。

山豬窟休閒農場

早年來此開墾的居民,在一處水源地經常發現山豬群聚戲水,便將本地取名為山豬窟。如今已成為休閒農場。

山豬窟冬春之際為梅花盛開時節,三至四月梅園即可採梅。夏季有各種不同的水果產出,包括波羅蜜、鳳梨、釋迦、荔枝等。秋天則可以在中央山脈末端延伸下來稜線「文筆峰」賞楓,天地雖小,四季景緻各有不同,實在難得。農場附近緊鄰一大片原始森林,樹種繁多,其中不乏奇花異草,自然生庇十分豐富。尤其是一梱佔地2千多平方公尺的「千年神榕」,更是非常壯觀,值得造訪。

北隆宮

北隆宮位於南興村南興路圓山,乃全省唯一以北海道公為主祀神明的廟宇。廟前廣場寬敝,視野甚佳,適合開車族停留休息,為一頗具特色的廟宇。

除祭祀北海道公之外,另同祀王母娘娘、觀音菩薩、濟公活佛、中壇元帥、夫人媽、福德正神等,左右配祀龍爺、虎爺。主要祭典為農曆九月十四日北海道公之聖誕以及二月二日濟公聖誕。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達仁鄉

裝飾圖案:彩蝶輕舞,自然原貌~達仁
達仁鄉位於臺東縣最南端,境內有90﹪以上是丘陵與山地,僅零星之河階分布於溪谷,為主要聚落所在。
清領時期,達仁鄉為臺東直隸州卑南廳轄地,日治時期隸屬「大武區役場」。光復後設山地鄉建制,本鄉自大武鄉劃出,成立達仁鄉。初設鄉治於土板村,後因交通不便改設於安朔村。
達仁鄉扼守臺灣東南地區交通之咽喉,由於地處邊陲,仍保留了許多自然風貌,最富原始之美,是喜好溯溪者尋幽訪勝的聖地。當臺灣觀光風潮漸漸走向生態旅遊之際,達仁鄉純淨豐富的溪流生態,將成為新興的寵兒。

本鄉原為排灣族之生活圈,以山田燒墾種植小米、玉米、芋頭、花生等雜糧為其經濟型態。為傳承排灣族優美的文化,「五年祭」的恢復最具意義。除了祭祀之外,用長竿刺籐球的儀式是排灣族獨有的活動,全社男女老少均圍立四周觀看,先刺中著為吉兆,群眾歡呼不止、熱烈異常。翌日起,大家飲酒歌舞,是社交的重要時刻,三、五日方歇。

排灣族女子多長於縫紉、染織、製陶及刺繡,故其衣飾均十分華麗精美。男子則善於雕刻,百步蛇和臺灣百合是最具代表性的圖案。這些專長目前已發展成為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在族人開設的藝品店中,都有許多精品可供挑選。
大武山
●申請入山之後,即可在大武山享受溯溪之樂。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不僅是目前臺灣僅存的「原始林」,也是最珍貴的保育動物「雲豹」的最後棲息地。保留區幅員涵蓋達仁鄉與太麻里鄉,面積廣達四萬七千公頃。區內地勢險惡,海拔變化及水系落差極大,河川上游的侵蝕、切割作用亦非常強烈。由氣候形成之林相,幾已包括臺灣全島各類型之植群,其中珍稀植物又以臺灣油杉及穗花杉最著名,兩者皆名列為臺灣國寶級之一。因此,本區生物社會之龍雜度極高,生態系之豐富,不可言喻。

最受重視的保育動物,除雲豹外,尚有水鹿、臺灣黑熊、石虎、穿山甲、藍腹鷴等。而臺灣獼猴、臺灣山豬、山羌等大型哺乳動物更是生機旺盛。大武自然保留區自然度高達90﹪以上,超過所有的國家公園。由於全區無直通道路,要一探其奧秘,唯有循登山途徑沿其西界主稜縱走,才可管窺一斑。

紫斑蝶

每年冬天,至少有百萬隻以上的紫斑蝶,揮舞著紫色翅膀飛到大武山下,尋找溫暖避風的山谷渡冬。這批數量龐大的「越冬集團」,在達仁鄉「苗圃」一帶,形成了「紫蠂幽谷」,與墨西哥「帝王斑蝶谷」齊名,是目前芯界上僅有「越冬型蝴蝶谷」。看到一群群蝴蠂在樹林中輕舞飛揚,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
紫斑蝶
●達仁鄉冬季的嬌客-紫斑蝶。

土板村與土板溫泉

排灣族是個階級分明族群,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頭目為世襲制,擁有土地、獵區、河流;貴族以上階級擁有華麗服飾及門楣雕刻的權利。在土板村部落裡就有二座祖靈屋(kalumaan),分別由三個頭目所掌管,可供各氏族祭祀祝禱,也是神、袓靈與人的媒介場所,舉凡戰爭、農耕、祭典、醫病及外出,均需經過祭司團的祭祀與占卜,可說是部落一切事務的引領者。祖靈屋是部落裡神聖的地方,會有一些禁忌,參觀或拍照前一定得經過同意。

土板村內有原住民的木雕家傳統頭目家是其特色,可於社區內體驗排灣族的文化。土板溫泉位於大竹高溪中游,距離土板村主要道路只有八百公尺。冬天枯水期,當地居民會請怪手整理溫泉池,泉質屬碳酸泉,約攝氏40多度。夏季因溪水高漲,不宜下水。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綠島鄉

裝飾圖案:五彩繽紛的東方明珠~綠島
綠島原名「火燒嶼」。
阿美族和蘭嶼的達悟族都曾經是綠島主人,漢人的入墾是在嘉慶初年,屏東小琉球漁民陳必先等人因颱風漂流至綠島,發現島上及沿海資源豐富,輾轉返回故居後,遂陸續招募同鄉數十人前往拓墾,綠島漸全部為漢人所掌控。
綠島又名「青仔嶼」,「青仔」閩南語即「榕樹」之意,因漢人移民之初,島上原始森林密布,故而得此名。至於「火燒島」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但以島上先民過去常以「燒墾」方式來拓殖農地,從臺東望之有如火燒之島說法較為合理。

綠島位於臺東市東方約33公里(18浬)的海上,全島長約4公里、寬約3公里,環島一週約20公里,是一個以安山岩為主體的火山島,最高峰為火燒山,海拔僅281公尺。島上周圍海濱全部為珊瑚礁環繞,海洋生態十分豐富,海蝕景觀也非常發達。

光復後,由於地形因素、綠島成為「大哥」的修行場所而蒙上了神秘色彩。直至戒嚴時期解除,東部海岸國家景管理處的進駐,才使綠島改頭換面,成成觀光渡假的勝地。

綠島燈塔

綠島可以很希臘,純白到無以復加的綠島燈塔與藍藍天空交織成南歐的情調,情調是和煦的、悠閒的、浪漫的與世無爭的,個燈塔的由來,更是一段異國佳話。

那是在西元1937年,美國豪華郵輪「胡佛總統號」不幸觸礁擱淺於綠島,幸賴綠島居民漏夜搶救,船上七百餘人才得以全部安全上岸。美國人為了感謝綠島人救難的義舉,於翌年透過國際紅十字會捐建此座燈塔。二次大戰期間,燈塔又被戰火炸毀,民國三十七年(1948)才在原地修復。

綠島燈塔高33.3公尺,位於機場盡頭的鼻頭角海岬上,週邊晶瑩閃亮的貝殼沙灘以及豐富的潮間帶海濱生物,是編織南國詩情、沈醉於和風夕照和靜夜星空的美麗夢鄉。
綠島燈塔

人權紀念公園

弧線、白石所構築的人權紀念公園,以冷靜、清明的氣質座落在公館港口與將軍岩之間。公園的紀念碑是在1999年國際人權日時動工,由柏楊人權教育基金會籌建、漢寶德設計、穿梭在公園柱廊、廣場間,追求理性、寬恕、包容和憐憫的胸襟,不禁油然而生。紀念碑上鐫刻著一排排遭受人權凌辱、打壓、迫害以及殉難者的名字,也有不少從過去悲情歲月中熬出頭的受難者,今日已成為響叮噹的風雲人物。除了紀念曾在這兒為伸張人權的鬥士之外,這裡朼是個清新舒場公園,廊柱迴旋在自由的藍天、頗有雅典神廟的感受。只是關於「民主」與「人性尊嚴」的思維,雅典人歷經好幾千年的智慧,值得我們去省思!
人權紀念公園

睡美人岩與哈巴狗岩

大自然雕塑出來的精采傑作,在綠島是俯拾可得。最讓人津津樂道也是形體上最神似的非睡美人岩與哈巴狗岩莫屬。

睡美人與哈巴狗是海參坪最具代表性的岩礁景觀,臥躺睡美人、安靜守候的哈巴狗,交織著豐富想像空間也許哈巴狗的一吻讓睡美人驚醒,哈巴狗瞬間成了王子,岩礁景觀一夕變色……。

睡美人岩除了儀態曼妙、柔情千種之外,也是相當好玩的景點。循著步道可到達貝殼砂灘,穿過睡美人的頸部洞穴即是海岸的另一端,「別有洞天」的驚嘆是在這一區遊玩最佳註解。至於哈巴狗,也是探險的好去處,小心的游過去可以擺脫吵雜的觀光人潮,享受屬於自己的逍遙時光。
睡美人岩與哈巴狗岩

海參坪景觀區

觀賞睡美人與哈巴狗最好的視角就是登上海參坪的景觀步道,居高臨下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頗有凌虛御風之感。由於海參坪的步道沿著小山坡蜿蜒起伏,迼看像是小長城,因此這個步道贏得「海上長城」的美名。步道的盡頭是觀景亭,這個亭子是全綠島最涼快的地方,息息清風沁心透脾,讓人拾不得離開;也是觀賞柚子湖、海參坪火山口美景,回溯地質演變的最佳教室。

海參坪是全綠島最美麗的海岸風光之一,像花團錦簇般的貝殼珊瑚海灘,萬紫千紅的潮間帶生物,神秘原始的熱帶雨林,以及柱狀火山熔岩戲濤弄波於岸邊的「仙人疊石」,就像置身於童話世界一般。

別忘了帶望遠鏡,在最高點上,你可以北眺柚子湖海灣、南望帆船鼻岬角,豐富海岸風光,絕對勝過愛麗絲的仙境。
石屋
●石屋是綠島人的傳統住屋,以珊瑚礁砌成的閩南式建築,格局方正,木梁斜屋頂。
海參坪景觀區
●沿著小山坡蜿蜒起伏的步道,有小長城之稱。

牛頭山

初次造訪綠島的人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一片青青草原。牛頭山並不在環道公路的路線上,然而想在綠島欣賞日出遊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個一等一景點。牛頭山,顧名思義是因為遠看像牛頭而得名。他位於綠島的東北角,山上是一大片由「高麗芝」綴織而成的青草地,也是擁抱碧海藍天、浴日追星的魔毯。

牛頭山
近在咫尺的樓門岩,不但是海島與鯨豚的樂園,更能感受海浪在洞穴中湧動、拍打、敲擊和澎湃的韻律,是體驗海的柤獷與豪放最好的地方。

●牛頭山與將軍岩隔海相望, 至於它的名稱由來,我想各位一看到圖片就能了解為什麼要這麼稱呼了。

●牛頭山之東北方海上,有成排之珊瑚礁岩突出海面,其中之最高大者,居中貫穿成圓洞,海流由此通過,遠望狀似拱門,故名之為「樓門岩」。

觀音洞

觀音洞是綠島少有的沁涼景點,步入石灰岩地形好似進入冷藏室,冰冰涼涼讓人覺得格外舒暢。這裡是綠島居民信仰中心,洞裡供奉著1公尺高的石觀音,傳說這尊觀音曾經顯靈引領迷航漁船平安的泊岸,因此,觀音洞香火十分鼎盛。

冰涼的洞穴裡,除了信仰、別錯過難得一見鐘乳石景觀,石荀、石尖、石柱、地下河、天井等石灰岩溶岩地貌,是國家級的景觀;如同魚卵般的鮞狀石灰岩,更是全臺僅見瑰寶。最好的親近方式就是不要摸,像崇敬觀音一樣的崇敬它,因為這些景數百年也長不到1公分。
觀音洞
●觀音洞位於觀音臺地上,為一天然深遂曲折之珊瑚礁洞穴。

朝日溫泉

如果要找出全臺灣最朝氣蓬勃的景點,綠島的朝日溫泉?對是首之一。日治時代,它被稱為「旭溫泉」,又是一種金光耀眼的情境。在這個不醉溫泉不算活著的年代裡,不泡泡舉世罕見海底溫泉,就愧對大自然的恩賜了!

朝日溫泉水溫介於53至93度間,東管處建了3個不同溫度的圓形池子供遊客池湯。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附近尋覓適合自己水溫的浸泡地點,獨自享受海濱泡湯快樂。泡朝日溫泉最吸引人的就是泡一種特殊的情境,不僅是露天、而且是在海濱。極目所至都是一片碧海藍天,海風的吹拂、海水的滋潤,讓泡湯的樂趣High到最高點。入夜後,滿天的星斗,更是朝日溫泉追夢寄情溫柔鄉。
朝日溫泉SPA區
●朝日溫泉SPA區。
朝日溫泉
●朝日溫泉位於綠島東南海岸嶙峋礁岩間,為世界少有之鹹水溫泉。

大白沙灘岩

綠島南端一數百公尺的白色珊瑚礁岸,海岸上有一綿長平緩白色沙灘,由珊瑚礫及貝殼碎屑所組成。此地是綠島著名的浮潛地點之一,亦是一個適合從事觀星活動的好地方。

大白沙,外海有兩處十分優異的潛點,大白沙東側、離岸距離50到100公尺的「三塊石」,因為海底羅列3座突起的礁石而聞名,礁石頂端離水面4米,往深處探底可達28米;這片區域有著完整如圓盤的表孔珊瑚,一根根細枝狀柳珊瑚以及與潮流垂直的大片海扇,此外,鹿角珊瑚、海綿、棘穗珊瑚也很常見。
大白沙灘岩
裝飾圖案綿延的臺東海岸線,是海洋臺灣最亮眼的翡翠項環
串鑲在飾鍊的16個鄉鎮,則是琢磨雅緻的翡翠綴珠,旅遊者不會錯過翡翠項環上的任何一個環節!
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的達仁,處處都有讓遊客有品玩的驚喜!

蘭嶼鄉

裝飾圖案:生態與大船文化饗宴~蘭嶼
清初文獻稱蘭嶼為「紅頭嶼」,後因盛產蘭花,於民國三十五年更名為「蘭嶼」。
雅美族人對其居地稱呼卻是Ponso no Tau,是「人之島」的意思。1897年,日學者島居龍藏赴島調查後,在報告中稱島上住民為YAMI,故YAMI(雅美)這名稱便成為島上原住民的正式稱呼。

蘭嶼位於臺東市東南方海面,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為呂宋火山島弧的火山島,豐富的火山地景,是蘭嶼重要的觀光資源。由於古氣候的變遷及黑潮的影響,蘭嶼的自然生態與臺灣大相逕庭,卻與呂宋系統十分接近,在生物地理學上極具義,是生庇學者的寶庫。

雅美族來自南方的巴丹島,定居蘭嶼後始終未受到外來文化的干擾,日本政府在治臺時期又設定蘭嶼為研究區,止外人移入或開發,因此保存了雅美族(達悟族)獨特的農業、漁業、建築和聚落文化,是蘭嶼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資產。

地理奇觀

蘭嶼是火山活動的產物,具有豐富的火成岩特殊景觀,如龍頭岩、象鼻、鋼盔岩、小饅頭山、饅頭山等,無一不令人驚嘆造物者的神奇。

從人口密集的椰油村出發就可以看到聳立椰油灣頭的饅頭山,它是由火山岩漿後期侵入的岩頸所形成的柱狀熔岩,也是飛機起降蘭嶼的重要地標。然而此處是昔日雅美人「惡死」崖葬、海葬的墓地,因此族人對此地都敬遠之!

驅車北上路過開元港,「紅頭岩」映入眼簾,它是因為山崖側邊很像印地安人而得此名。越過「耳洞」,鱷魚岩、坦克岩栩栩如生的靜臥海灘,熱帶海濱植物盛開的花朵迎風招展,正是小憩片刻、獵取美景的時候。

「玉女岩」是來自女性的說法,朗島村民卻流傳著夫妻吵架、孩童來在父母之間勸架的故事。「五孔洞」是地盤快速上升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而成的海蝕洞,也是過去是雅美人傳說鬼神出沒之處的「惡靈之窩」,鮮少有人敢佇足停留,如今卻成了宗教聖地。

最有趣的是一連串的火山岩組成「軍艦岩」,據聞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信以為真把此地當成了日本軍艦,施以猛烈砲火,直到東方大白,才發現是大自然的惡作劇。

在諸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裡,「情人洞」別具特色。沿著環島公路在接近東清時下坡道路左前方有條叉路,順著小路前行就可以到情人洞。原為島上突出的海岬,經年累月受到海浪的侵蝕而成了一座天然的石拱門,十分壯觀。透過情人洞賞海、聽濤,別有一番情趣,當地人也強力推薦在此地看日出。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雙獅岩」、「鋼盔岩」、「龍頭岩」,這些造化天成的奇岩怪石,在雅美人眼中卻都另有其名。例如十分傳神的軍艦岩,雅美語指附近暗流湍急、不易登陸之島;「雙獅岩」則指朗島和東清部落的分界線;只有「母雞岩」才是漢語與雅美語「達成共識」的名稱。
雅美板舟
●雅美板舟是攝影者取景的最愛。
玉女岩
●「玉女岩」是來自女性的說法,朗島村民卻流傳著夫妻吵架、孩童來在父母之間勸架的故事。
情人洞
●經年累月海蝕而成的情人洞。
軍艦岩
●十分傳神的軍艦岩,雅美語指附近暗流湍急、不易登陸之島。

雅美拼板舟

傳統船屋
●傳統船屋。
雅美拼板舟
●雅美拼板舟,也是觀光客和攝影家取景的最愛。
在蘭嶼6個部落的碼頭,都錯落有致的停放著雅美拼板舟,也是觀光客和攝影家取景的最愛。在朗島,晴空下一艘艘紅、黑、白色彩明亮的雅美舟,輝映著層次分明湛藍海水,還有一列傳統的船屋,無疑是到此一遊最佳的取景點。

雅美人的拼板舟是刨木組合,大船27片木板(小船21塊木板)與三塊龍骨接榫而成。通常造一條舟需要3年的時間,建造和雕紋的過程中必須遵守各種禁忌,每個步驟都馬虎不得。

船隻上美麗的幾何紋也有其意涵;船首雕有人紋像和魚眼,人形紋據說是教導雅美人造船、捕魚、農耕的maga-maog的人像;魚眼造型近似太陽,具多重意義。唯近來部分雅美人因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船首改雕刻十字架,保佑行船平安。

銀野傳統屋

第一眼看到雅美傳統屋,嚴格來說只看到了屋頂,殊不知雅美人的建築奧妙,都在這屋簷之下而且深入地底的2、3公尺中。

完整的雅美家屋是由主屋、工作房和涼臺組成。主屋面向大海,建於地穴中,只有屋頂露出於地穴外。工作房於淺穴之上,地皮大玫和地表齊平,有頂無壁的涼臺則是建在通風好、視野佳的位置,這裡是族人休閒聊天、說故事的最佳所在。

主屋前立有2到4塊的大石頭,鵡來是休息時用來靠背望海的「靠背石」,足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雅美人同樣重視休閒生活。

事實也證明,傳統雅美族的穴居式住屋是最適應當地生態的居住方式;土層具隔熱效果,冬暖夏涼,土壤還可以隔音,穴居更能防颱防震,一舉數得,不得不佩服雅美人的智慧。
雅美傳統地下屋
●雅美傳統地下屋。
大白沙灘岩
●一個傳統的達成熟階段的家包括三個主要的建築:主屋(vahay),工作房(makarang),與涼臺(tagakal)。

蘭嶼氣象觀測所

從野銀部落轉入「橫貫公路」抵達中央氣象局的蘭嶼氣象觀測所,這裡視野景緻是有錢也買不到!

從這裡可以右望紅頭八代灣,左眺東清灣,俯瞰海天一色,尤其難得的是空氣中的那股靜謐,頗有時間暫停的錯覺。此地是日治時代的建築,牆上還有彈痕,記錄小島曾遭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波及!年紀輕、體力旺的旅人,不妨起個大早到觀測所看日出,保證值回票價。

青青草原

蘭嶼的色調總是極度純粹;海的湛藍、山的青綠,唯有青青草原彷彿大自然的調色盤,得以恣意揮灑顏料,初春時的嫩綠,深秋時的褐赭,入冬後東北季風又大筆一揮化為枯黃,四時景緻各異其趣。當然,最值得造訪的還是春天的野白合和野菊花妝點的自然花海,躺在草地上看落日是一大享受。還曾有人在此看到海中嬉遊的鯨豚呢!

草原下有個鯨魚洞,主畏是受到季風吹拂和黑潮侵蝕酷似鯨魚而得名。「老人岩」上,是稀有植物「蘭嶼羅漢松」的棲地;因為生長在頂端而逃過觀光客的摧殘。行經青青草原之前,會經過爭議不休的「核能廢料管理處蘭嶼貯存場」從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啟用至今。為示友好,臺電也開放參觀,並有人簡報。

天池

天然的火山湖泊「天池」位於蘭嶼東南,雅美人稱為「Du Wa Wa」,意為高山之海或是鬼魂出沒之處」。

s在海拔480公尺的大森山,上過去少有人跡,近來因豐富的自然生態,吸引了不少研究者和生態愛好者前往朝聖。步行來回約需3小時,議由專業導遊帶隊,才能發現這方生態樂園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