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東大小事

破與立-跳脫以往的原住民生活美學產品認知 具有示範性與指標性意義

  • 日期:101-10-04
  • 資料來源:公共事務科

原住民文化中的美感底蘊是什麼,又如何成為一件件生活用品並融入你我的日常生活中?
這個特展呈現參與設計師、創作者或工藝師轉化原住民美感元素為日常生活用品的努力,並示範生活用品如何融入或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例如餐廳區的漂流木桌椅、餐盤等餐具;客廳區的石板邊桌、原住民色彩應用的壁飾及樹皮燈;臥室區的冬暖夏涼月桃蓆、琉璃珠與織品抱枕等;兒童遊戲區的原住民織品軟骨頭及喚起你我共通記憶的彈弓。另外,部分展示空間呈現原住民日常生活習慣如何反映在空間的規劃與使用,例如喜愛戶外空間的氛圍,於都市環境中仍保留綠地的美好生活態度。
前文建會自2008年開始推動「臺灣生活美學運動」,其中主題展計畫,透過公開徵選、評選計劃內容並給予補助方式進行。史前館已於2011年展出之「形、色、紋、質: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圍觀之旅」特展,著重於原住民刻板美學經驗的「破」,企圖以「形、色、紋、質」破解「菱形紋」此具代表性的美感元素,但也是用到最浮濫的符號。
今年(2012)的巡迴展,目標則設定為「立」,我們再塑「菱形紋」之美、聚焦與精進原住民常常且擅於使用的有機自然媒材,包括漂流木、石板、植物纖維(樹皮、竹、月桃)等,呈現一種溫暖、親近有觸感的生活美學;這些有機媒材更讓人聯想到慢活的生活態度與自然環境,碧海藍天、來吹涼風、清新空氣、悠閒步調與綠意盎然等。
臺灣生活美學運動理念推廣委員召集人漢寶德先生在前特展專刊序言中指出:「在過去,日本民族學者與臺灣的藝術家,曾用各種方式呈現原住民的工藝之美,但積極者也不過以裝飾品或趣味性飾品介紹到現代生活中,被視為異物,一直沒有融合到生活美學中。」原住民長久以來被以「他者」的差異符號來觀看。對漢人來說,原住民紀念品一定要展示異國情調,卻淪為刻板印象;或多粗製濫造,使得原住民產品面貌庸俗化。
要 「他者」了解,先必須啟蒙「他者」。尤瑪.達陸指出:「原住民生活產品的消費群定位,不能停留在觀光客,而是進入普羅大眾的生活。」引領花東漂流木媒材進入生活美學與創作的拉黑子.達立夫則指出:「原住民生活產品,不需要為了刻意表現是原住民,而『為符號而符號」、『為族群辨識而辨識』」。

此特展同時呈現原住民生活美學的素養、設計力與技術力等「美質」與「品質」的問題,希望此上游設計人才養成的問題,在這波文創產業趨勢中可被官方與國家文化政策所正視。漢寶德先生指出,次特展在這方面邁進了一大步,這是把原住民各族在美感上的成就,經過消化,重新在現代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裡呈現出來,像一種文化再生的嘗試。「破」與 「立」的生活美學重建工作,必須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