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探索臺東

臺灣原住民之起源與整個南島語族之遷移演化,以及臺灣史前文化皆有密切關係。一般相信,其祖先來自華南與中南半島接壤地帶,自6,000年前開始,即陸續渡海來臺。其中一部份居留下來,而後逐漸發展成目前之臺灣原住民各族;另一部份嗣後繼續向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之島嶼民族。

晚近,又有部分族群自南方遷回臺灣。從原住民各族發祥地傳說來看,源自高山者來臺通常較早,可能直接來自大陸;而以平地、海岸或海外為發祥地者,則顯係後來民族,以來自菲律賓、印尼可能性較大(潘英,1998)。悠久而複雜的遷移演化史,使得蕞爾小島的臺灣,擁有語言、文化互異的族群多達二、三十種,為全世界南島語族語言、文化最分歧之地區,也將臺灣的人文舞臺,妝扮得多彩多姿。

更多詳細資訊

卑南族
年祭與收穫祭,為卑南族一年祭與收穫祭,為卑南族一年中最重要的兩項祭儀。前者多在元月間舉行,目的是向祖先及神靈祈福,保佑新的一年部落族人能平安;後者則在農忙後的七月間,以感謝上蒼賜予小米等食物。

年祭之前,先有「猴祭」與「大獵祭」登場,時間約為歲末十二月下旬。猴祭主角為少年會所成員,以殺猴來試煉少年的膽識與武藝,兼去除當年的不幸,以及向成年人激勵,促其出獵。猴祭之後則是以青年會所成員為主的大獵祭,青年攜帶簡單物品前往鳥占指示的獵場紮營,實施野外求生訓練與狩獵,為期五天。通過大獵祭的訓練,青年方得以晉升成年人行列,有資格結婚。大獵祭結束後,青年返回部落接受英雄式歡迎,繼續「年祭」的展開(山海文化社,1995)。

雅美族
新船下水祭,是雅美族人的一大盛事。雅美舟不但是族人賴以維生之重要工具,更是族人心目中美與神聖的結合體,以及男子生命的一部分,因而極盡工藝技巧之能事,且享譽東南亞。

船身之製作,通常需多家親友之同心協力,選好上等木材後,只憑一把斧頭,將一塊塊木頭削整後拼組,以木棉及樹脂接合,最後再以藤條綑牢,全部過程無需釘子。船體兩頭尖翹,線條流暢,利於破浪遠航。船身刻有波浪紋、螺旋紋、人形紋以及同心圓紋(代表船眼)等浮雕圖案,塗上黑、白、紅三種對比強烈之天然色,予人單獨鮮明之印象,成為雅美族人最具代表性之工藝作品。造船之外,製陶、打造金、銀器、雕刻、編織等,也是雅美族人物質文化的具體表現(王長華等,1994;姚德雄,1987)。

阿美族
豐年祭為阿美族一年中最重要之祭儀與節慶,地位有若漢人之春節。其意義為慶祝稻米豐收及感謝祖靈與諸神明保佑,也藉此為部落男子年齡階級成員晉階。舉辦之時間通常在農忙之後,各地不一。

臺東縣境較早,通常在七月份;花蓮縣境則晚至八、九月。此時各部落皆公休,家家團聚吃新米飲新酒,成人赴歌舞,兒童著新衣,青年人則忙約會,處處充滿歡樂氣氛。活動一般持續二至三日,較慎重者可達五至七日,過去甚至可以達十五日以上,活動內容包括捕魚、狩獵、祭祀、歌舞、餘興等。豐富多采的歌舞,為豐年祭之重心,也是豐年祭過程中最搶眼之活動,充分表現阿美族人歌舞之天賦,成為阿美文化最大特色之一。傳統歌舞為族人與神靈溝通的禱詞,並以肢體動作來表達對神靈的讚美、感恩與祈求。由男子擔綱,女子僅居於助興地位。通常圍成圈形,一方領唱,一方答唱。曲調與舞步簡單,反覆跳唱,樂此不疲。各部落有其個別之傳統歌舞,不創新,亦不相互學習,且平常禁跳禁唱,僅能於豐年祭中表現(黃貴潮,1994)。

布農族
由於生活環境惡劣,布農族人對大自然十分敬畏,也衍生出繁複的生命禮儀與歲時祭儀。生老病死狩獵農耕皆有一定儀式,每年施行祭儀的日子多達二百餘日。

為使祭儀照常進行,不致混淆,布農族人發展出「曆板」,以類文字的符號記載歲時行事,為無文字的原住民文化中之一項異數。較為外界熟知的祭儀有打耳祭與小米豐收祭。打耳祭為布農族男子成長階段的生命禮儀,通常於每年四、五月間舉行。族人先上山打獵一星期,帶回豐碩之獵物下山後進行「射耳」、「分食獸肉」等儀式。接著尚有燻槍祭、敵首祭、報戰功等過程,藉以傳承狩獵技藝,並祈求獵物豐收。小米豐收祭舉行時期為六、七月。首先由巫師為全村病患去邪並釀小米酒,收割前祭師帶領未犯忌者至小米田祭拜,感謝上蒼賜予,祈求來年豐收。收割返家後全村殺豬暢飲聯歡,慶祝順利收成(姚德雄,1987;達西烏拉灣,1993)。

排灣族
五年祭(竹竿祭)為排灣族最重要之祭儀活動,顧名思義此項祭儀每五年方舉辦一次,以屏東來義與臺東土阪兩個部落最傳統並受矚目。五年祭一般自第五年的十月十八日開始進行,十月廿五日結束。

除祭拜鬼神、驅逐惡靈、避邪祈福等儀與歌舞、宴食外,以最後一天的竹竿刺球活動最是高潮。排灣族另一項較重要之祭儀為每年農忙後七月舉行的收穫祭,鹿祝一年來的五穀豐收、狩獵豐盛。除祭祀祖靈,歌舞聯歡外,有時也舉辦民俗活動如盪鞦韆、刺球、射箭、頂上功夫等(林建成,1996)。

魯凱族
魯凱族年度最大的盛事為七月中旬舉辦的收穫祭,其重頭戲為盪鞦韆活動。此為嚴守男女之別的魯凱族人難得的社交場合,青年男女每籍此機會向心目中理想對象表達愛慕之意。

其他活動尚有耐力絕食、馬拉松、祭拜祖靈、歌舞狂歡等。近年來大南群魯凱族人也將男子成年禮安排於收穫祭中,由頭目主持加冠禮(林建成,1996)。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人是現今臺灣平埔族群當中族群意識強烈、文化特質最鮮明的一群人。噶瑪蘭族人為爭取復名,四處向地方、中央政府陳情,到臺灣各地表演,為的只是讓一般大眾、政府見識我們的存在,早日完成復名大業。

噶瑪蘭族人最可貴、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瑪蘭文化。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瑪蘭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metiyu為中心的祭儀(如pagalavi,patohoka等)、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入倉祭、海祭),噶瑪蘭族人也恢復或創造了一些傳統文化(如歌謠舞蹈、豐年祭,香蕉絲織布等),還建構出與噶瑪蘭族人相關的族群圖騰(如大葉山欖gaso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