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東大小事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新品種介紹

  • 日期:101-11-23
  • 資料來源:農務科

水稻生力軍—新品種臺東33號介紹
作物改良課 丁文彥
水稻新品種「臺東33號」係本場於民國94年第1期作以臺東30號為母本與Basmati 370為父本之雜交後代組合進行選拔,由第5世代選出東稉育971038號品系,經過多項特性檢定及全國區域試驗的產量穩定性分析,成功選育具優質、抗病及良好株型等特性的水稻新品系,並於本(101)年6月1日經水稻新品種命名審查會議,獲得審查委員一致通過命名為「臺東33號」。
臺東33號屬中晚熟品種,生育日數自插秧至收穫,平均第1期作129天,第2期作111天;株高第1期作為95.5公分,第2期作95.9公分;第1、2期作穗長分別為18.8及19.4公分;每株穗數第1期作15.8支,第2期作11.2支;每穗粒數第1期作83.4粒,第2期作89.7粒;千粒重在第1、2期作各為28.5及28.4公克。全國六個地點的區域試驗結果顯示,第1期作、第2期作均表現豐產,稻穀每公頃平均產量分別為6,623公斤與4,771公斤,比對照品種臺稉9號增產11.0%~2.9%,而且榖粒飽滿,米粒外觀品質良好,透明度佳,心腹背白少;食用品質為A-B級,優於或等同於良質米推薦品種臺稉9號,米質極為優良。而且具有良好的稻熱病抵抗性,在關山鎮水田式稻熱病檢定圃對葉稻熱病的反應為中抗級-抗級;穗稻熱病的抵抗性反應亦為中抗級-抗級。
臺東33號具有株型良好,不易倒伏;米粒外觀優良、透明度佳;米飯食味佳,耐儲藏;抗稻熱病等優良特點,為農藝性狀極佳的水稻栽培品種。

圖1. 臺東33號於田間生育情形。 圖2. 臺東33號(東稉育971038號)與對照品種臺稉9號之稻穗比較。

耐熱石竹新品種「臺東1號香粉雲」
作物改良課 許嘉錦
本場於101年9月20日取得「石竹臺東1號香粉雲」之植物品種權,為國內自行育種,且首先獲得植物品種權的石竹。石竹臺東1號香粉雲具有矮株、大花、耐熱、強健及有花香等特性,極適合用於盆花栽培或花壇使用,將透過技術移轉的方式授權給業者加以推廣。
石竹為花色艷麗、花朵數繁多的觀賞花卉,最知名的就是康乃馨。但是,現有的商業品種普遍面臨夏季生長不良、易感病、香氣不佳等問題,在夏季時節栽種十分困難。台灣原生的石竹屬植物,具有耐熱、抗病、全年開花及香氣濃郁等特性,適合用來改良商業品種的問題。本場運用原生石竹與商業石竹進行雜交育種,歷經3年的研發,在今(101)年育成新品種「石竹臺東1號香粉雲」,並順利取得植物品種權,未來量產後可望成為夏日花海新寵兒。目前本場除加強推廣運用,仍持續研發新的石竹品種,以提昇國內花卉品種自有率,並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石竹臺東1號香粉雲」新品種特性,說明如下:
1. 植株矮性:株高約20公分,適合盆花及花壇花卉利用。
2. 花朵大型:花朵直徑約5公分,花瓣大,花型圓整,觀賞性極佳。
3. 漸層花色:新品種花朵為粉紫色,邊緣有粉白色的漸層。
4. 花瓣深裂:花瓣邊緣具較深缺刻,具有細緻美感。
5. 具濃郁香氣:開花時具有原生種長萼瞿麥的迷人香氣。
6. 耐熱:秋冬季生長茂盛,夏季栽種時也正常生長且開花良好。

圖1. ‘石竹臺東1號香粉雲’的花朵外觀。 圖2. ‘石竹臺東1號香粉雲’ 盆花盛開。
早熟豐產新品種-小米臺東9號
作物改良課 王柏蓉
小米又稱粟(millet),是泛指小穀粒的禾本科作物。台灣早期原住民多將所栽種的小米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L.) Beauv.)、稷Proso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和穇子Finger millet (Eleusine coracana) 三者統稱為粟,但現今原住民栽種的粟大多是為前者。
小米在臺灣栽植歷史悠久,為早期原住民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對於部落文化傳承及農業經濟都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以臺東縣栽培面積最多。因栽培年代遠久,大多種原已混雜退化。本場以早熟、高產、糯性、生長強健且易管理為主要選育目標,於101年6月1日通過小米新品系TTS-8305正式命名為小米「臺東9號」。小米新品種臺東9號具備良好一致之株型,其穗部呈尾端尖細之長紡錘型,種殼呈色為較淡茶褐色,脫殼後之米粒色澤為較淺之淡黃色。臺東9號產量穩定,春作平均籽粒產量可高達2,455公斤/公頃;其生長快速,較目前主要栽培品種(系)早熟5~7天,春作約118天、秋作約99天即可以採收,不僅對其他期作作物栽培期影響較低,亦大幅降低生育後期遭逢鳥害及天災之影響。此品種具高病蟲害耐受性,且對臺東地區中、低海拔旱地適應性良好,值得推廣予農民種植。
小米含有一般穀物中缺乏的維生素A、B1、B2和E等,亦含有少量硒素,營養價值高,近年來廣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目前國產小米市場價格每公斤達200~300元,大幅增加農民收益,極具栽培推廣潛力。

圖1.小米新品種臺東9號穗部型態。 圖2. 小米新品種臺東9號田間生長情形。

花色橙黃不染黑-早熟又豐產的「臺東7號」金針菜新品種
作物改良課 許嘉錦
為振興金針產業,本場推出金針菜新品種「臺東7號」,本品種具有:早熟、豐產、生產期長、花梗高等優良栽培特性,且整朵花色橙黃、具香氣,極適合推薦用來製作不含硫化物的金針產品。
金針菜為東部地區重要的特色蔬菜作物,近年來常因颱風受損減產,而金針乾製品也因含硫問題受到重視。現有品種在栽培上花期過度集中,且適逢颱風季,加工技術方面雖能生產安全及無硫乾金針,但其產製品仍有顏色不佳、易碎、風味不足等缺點,較不易為消費者所接受。因此,需要新品種的研發來解決問題。新推出的「臺東7號」具有早開花、花期長、花梗高挺及花色橙黃鮮艷等特性,有助於避開風災,改善產期集中、採收不便,以及無硫乾針品質不佳等問題,將可提昇產品形象、活絡金針產業。
金針菜臺東7號新品種特性,簡介如下:
1. 適合平地栽培:從平地到中海拔都可以栽培,但以平地產量最高。
2. 早開花:自4月上旬開始開花,是最早開花的金針菜品種。
3. 產期長:同一叢植株具有2次開花期,第1次花期自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2次花期自5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期達3個月。
4. 產量高:花蕾總產量高於臺東6號,且為本地種之3倍。
5. 花梗高挺:花梗高約3尺,粗壯不易倒伏,方便採收。
6. 橙黃花色有香味:全朵花均為橙黃色,煮食湯色清澈不變黑。
7. 抗病害:對金針菜銹病及褐斑病具有中等以上的抗性。

圖1. 臺東7號於本場試驗田間盛開情形。 圖2. 臺東7號花色橙黃亮眼,鮮蕾及乾針食用品質均佳。

暖暖陽光味,食在好安心-金針菜臺東7號無硫乾製品
作物改良課 陳盈方
「哇!有陽光的味道!」這是金針菜臺東7號無硫乾製品拆開包裝的第一印象。金針菜臺東7號為本場今(101)年推出之新品種,花朵橙黃色,花藥顏色淡,無論鮮炒或煮湯皆不會導致湯色變黑,其乾製品加工過程無須以硫化物處理,即可呈現橙黃亮眼之色澤,直接食用口感清脆帶有甜味,料理煮湯仍能保持其顏色及口感,產品綜合表現十分討喜,深具市場潛力。
金針菜為東部地區重要的特色蔬菜作物,占全國產量9成以上,金針鮮蕾採收後,除一部分作為鮮食之外,由於不耐長期冷藏保鮮,大部分加工製成金針乾製品,一般金針製作流程包括殺菁、日曬乾燥、熱風乾燥、檢驗、包裝等5個階段。早期乾金針加工習慣以浸泡亞硫酸鈉來取代殺菁,並以燻蒸硫磺來防腐、防蛀及漂色,達到殺菁、保色之效果。目前慣行方法仍使用偏重亞硫酸鈉(Na2S2O5)浸泡殺菁,再以日曬或熱風乾燥製作成品。古老傳統式金針製法,以蒸氣蒸過再經日曬即完成,成品色澤灰暗、組織易軟化、品質不佳且不耐儲藏。傳統無硫金針製作方式,係將採收後之金針鮮蕾以60℃熱風乾燥製成,乾燥時間較長,成品色澤較灰暗,不易保存,脆度及口感較不為消費者所接受。
近年來金針乾製品之二氧化硫殘留量備受爭議,現有栽培品種雖已建立了安全及無硫金針等加工技術,但其乾製品仍有顏色不佳、易碎、風味不足等缺點。本場有鑑於此,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選育金針菜臺東7號及其無硫加工技術,產品保存超過9個月以上色澤依然豔麗,期藉由新品種及加工技術之推廣,改善現存問題,帶動金針產業發展,提供優質而安全的農產品,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圖1. 「臺東7號」金針無硫乾製品色澤橙黃,外觀較臺東6號優越。 圖2. 「臺東7號」金針無硫乾製品料理煮湯不變黑,食味極佳。

新果實防蟲套袋,降低蟲蟲危機
斑鳩分場 陳奕君、江淑雯
為解決番荔枝介殼蟲危害果實之問題,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製「果實防蟲套袋」,改進套袋束口構造及透氣排水構造,降低套袋後介殼蟲入侵之機率,以確保果實品質。
研成之果實防蟲套袋,主要由套袋束口構造及透氣排水構造組成,將原本綑綁套袋束口的鐵絲或魔帶修改用自黏彈性繃帶,其材質之彈性與自黏性可增加田間操作之方便性;另將套袋底部局部改為可透水與透氣之不織布,如此袋子底部就不須開洞排水,可維持整個套袋的密合度,防止昆蟲由排水洞口入侵,且具透氣排水之功能。操作方式為將一段自黏彈性繃帶一端固定於套袋之袋口邊,另一端則為自由端,使用時,將果實套入袋中後收束袋口,再利用自黏彈性繃帶的自由端將袋口纏繞於果柄上,使袋口密合於果柄上即可。
果實防蟲套袋已於2012年8月23日申請新型專利,未來將以技術移轉方式授權國內廠商製造生產。


圖1.果實防蟲套袋之使用方法。
圖2.果實防蟲套袋之外觀。
螞蟻餌劑撒布機
作物環境課 林永順
為防治番荔枝果園螞蟻,減輕果樹受粉介殼蟲為害,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螞蟻餌劑撒布機,利用該機械撒布螞蟻餌劑因得克或百利普芬,餌劑撒布量可控制在2~3.5公斤/公頃,撒布距離單向可逹3~3.5公尺,工作效率每公頃於30分鐘內完成,螞蟻防治率達83.3~100%,效能優異。撒布餌劑裝置也可輕易附掛在乘坐式割草機或小型搬運車上,減輕農友購置成本,預期推出後會相當受到歡迎。
番荔枝(包括鳳梨釋迦)在臺東地區,普遍易受粉介殼蟲為害。果園一旦發生為害,往往施藥次數頻繁,且不易防治。果園粉介殼蟲之成、若蟲群,常聚於葉片背面及果實上刺吸汁液,不但使果樹生長勢衰退,其排泄蜜露也引誘螞蟻前來取食,誘發煤煙病,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再者,若未注意用藥安全,又易造成農藥殘留,嚴重影響鳳梨釋迦外銷產業,為目前農民最頭痛的問題。
調查番荔枝果園粉介殼蟲為害,發現螞蟻與粉介殼蟲有共生關係。撒布螞蟻餌劑除能降低螞蟻密度外,同時果樹上受粉介殼蟲為害情形也能減輕。故本場從事螞蟻餌劑撒布機研製,擬提供農友應用,使農友能輕鬆、快速的進行餌劑撒布作業。
研成之乘坐式螞蟻餌劑撒布機,主要由一台以13馬力汽油引擎為動力之本機及另一組以一台56 c.c二行程汽油引擎獨立驅動之餌劑撒布裝置等組成。餌劑撒布裝置利用鼓風機產生之風速及風量,將餌劑送到撒布管內並由出口飛出。在撒布管內中、下部設計2個碟形閥,可調整角度,使出口風量均勻分布,而上、中、下出口亦設計有活動式調整角度導向板,可配合果樹栽培不同行距調整撒布距離,使餌劑均勻散落分布在樹冠下地面上,誘引螞蟻取食。
螞蟻餌劑撒布機已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新型專利,本撒布裝置也可輕易附掛在乘坐式割草機或小型搬運車上,高效率的代替人工進行餌劑撒布工作,並讓已購置乘坐式割草機或小型搬運車之果農能大幅減輕購買機械的成本。
圖1. 螞蟻餌劑撒布機果園撒布餌劑作業。 圖2. 螞蟻餌劑撒布裝置附掛在乘坐式割草機上作業。

肥料新選擇—萃取液肥製作技術之研發
作物環境課 張繼中
爲落實合理化施肥,提升施肥效率,達到永續農業政策的目的,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本場)研發萃取液肥技術,萃取出苦茶粕、麥飯石及磷礦粉等資材中之營養成分,流程簡單快速,製作時間僅需2天,萃取之液肥呈深黑褐色,其氮、磷、鉀、鈣、鎂等營養元素含量合計在6%以上。本萃取技術均選用有機資材,可做為慣行農法及有機農法之肥培資材,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避免土壤惡化問題。
番荔枝果園施用萃取液肥,可以減少1/3化學肥料用量,提高葉片之氮、鉀、鈣及鎂等營養元素含量,並增加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實重量,提升果實品質。
本場未來會將萃取液肥製作技術技轉給有興趣之廠商或農友,希望藉由萃取液肥的施用,提高施肥效率,並配合相關合理化施肥措施,達到增進作物產量及品質之目的,以增加農民收益。

圖1. 萃取液肥主要材料為苦茶粕、麥飯石及磷礦粉。 圖2. 萃取之液肥呈深黑褐色,其氮、磷、鉀、鈣、鎂等營養元素含量合計在6%以上。

臺東區社區/部落午茶
農業推廣課 吳菁菁、黃珮婷
本場為促進地方休閒農業發展,增加在地食材、創新、健康養生、情境與故事性元素,特於本(101)年10月16日假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餐旅管理科2樓烘焙教室舉辦「臺東區社區/部落午茶」擂台賽活動,推動創新料理的理念。該活動結合本場原生特色、早熟豐產及有機樂活核心技術,將洛神、小米、樹豆、金針、臺灣藜、米穀粉、咖啡等臺東在地食材融入下午茶點中,並呼應節能減碳的「縮短食物里程、在地消費」概念,期帶動臺東地區特色與創新的午茶休閒觀光產業發展。
社區/部落午茶擂台競賽,以少油、少糖、少鹽之健康飲食趨勢研發下午茶,並且以營造情境與故事性介紹午茶餐點,如以親子們樂活體驗臺東概念為主題,採用洛神與米穀粉結合而成「杯子蛋糕」,以及樹豆與金針巧妙結合碰出新火花創作出的「法式鹹派」,做法有別於市售甜點。藉由社區與部落媽媽的創意成果分享,展現出創新巧思與在地食材結合的特色,有助於促進社區與部落午茶市場需求。
擂台賽所運用的食材皆是臺東重要特色作物,均符合現代人養生趨勢,為具有高營養成分的特有作物,如洛神是天然抗氧化物之來源,包含β-胡蘿蔔素、花青素可保護身體避免自由基之危害;小米是五穀雜糧中營養價值非常高的一種,每單位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豐富;樹豆富含蛋白質及各種成分如脂肪、纖維、礦物質鈣、鐵、磷,亦含有維生素A1、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菸鹼酸(Vitamin B3);臺灣藜的高膳食纖維、鈣、鐵、鋅元素含量等;稻米的營養價值相當完整且均勻,含有蛋白質、脂質、醣類、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為國人日常飲食中主要熱